正文 第30章 家庭博弈——圍城內外的那些事兒(5)(1 / 2)

當然,在所有的活動中,我不會以自己的權威來擅自決斷事情,或擺出一副做什麼都對、對什麼都懂的樣子,而要努力做一個能給予孩子知識和快樂的最知心、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我會時常組織全家人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正是因為家庭氛圍十分民主、和諧,所以孩子也生活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當孩子心裏有事的時候,他從來不會憋在心裏,總是願意告訴我。每次出門時和回家進門時,也禮貌地跟我打招呼,洗衣、做飯都會幫忙,飯後積極地收拾飯桌和洗碗。總之,家中平常所有的家務孩子都積極參與,有時還給父母盛飯、按摩等。就算有些事我批評他過了頭,他也從不當麵反駁,而是過後再進行解釋。

我經常對孩子說:“我們既是母子,也是朋友,我有培養和教育你的義務,當然,也應該得到你的幫助,等你長大以後,你就會發現我在許多地方都有欠缺,我有許多方麵遠不如你,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們要像朋友那樣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才行。”

不管是誰,隻要是家庭中的一員,在家中都是平等的,當孩子就某些事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我一定要進行認真地考慮,假如是對的,就接受他的建議;如果不對,就跟孩子解釋清楚。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我們必須跟孩子成為好朋友。

父母跟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非常有益,對孩子來說,這無異於一劑通心的良藥,它不僅能有效地解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結,幫孩子樹立自信,而且還對孩子改掉一些缺點或不良習慣大有助益。

沒有孩子會喜歡苛刻的媽媽

1990年的《財經雜誌》上,有一篇標題為“為什麼評分得A的主管卻是評分得F的父母”的封麵故事。按理說,評分得A的主管對孩子的管教應該是最嚴厲的,為什麼孩子反而成了最不及格的呢?

據研究人員研究,成功主管的子女比較可能出現情緒和健康問題。例如,密歇根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同一家公司,主管的子女每年接受精神異常或濫用藥物的治療的達到36%,而非主管的子女僅有15%。報告中還指出,主管長時間工作和個人特質(完美主義、缺乏耐心)是問題子女的罪魁禍首,並忠告精力充沛、對自我要求過於苛刻的管理者,應該學習怎樣不傷害子女的自尊與自信。

孩子免不了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作為母親,你必須要明確一點:孩子年齡較小,還不具備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在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他們通常想據為已有。他們在情緒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生氣甚至發脾氣,並借助破壞物品或攻擊他人等行為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其實,這些都屬於一個正常孩子的情緒反應,是他們特有的年齡特點,我們不能一味地判斷為孩子是不講理、自私或有暴力傾向,而要從實際出發,耐心地幫助孩子辨別對錯,並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

如果孩子出現了行為問題,家長首先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立刻指責孩子,應當心平氣和地了解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進一步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不良影響,並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承擔應付的責任。如將滿地的玩具收拾整齊,向被自己傷害到的小朋友道歉,等等。

在批評或者幫孩子矯正錯誤的過程中,媽媽們一定不要忘記時刻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不嘲弄孩子的尷尬、重視跟孩子相處時的禮貌、及時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減少孩子的難堪情緒等。

許多人在事業上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但在家庭生活中卻很失敗,絕對稱不上合格的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教育關係孩子一生的事情,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期,真的就後悔莫及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要做到盡心盡力。無論有多忙,都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傾向,及時糾正孩子的缺點,幫孩子建立完善的人格、心態,這是為人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好女真的是富養出來的嗎

一句老話說了很多年,想必大家都聽過,它就是“窮養兒子富養女!”用通俗一點兒的語言來解讀:兒子要窮著養,這樣就能鍛煉他的吃苦精神,將來就算身處逆境也能白手起家,成為能伸能屈的大丈夫;女兒要富著養,這樣就能鍛煉她的物質承受力,如果女人從小就見過些世麵,長大後總不會輕易一見玫瑰花就心動。

中國家有嬌女的人家真是不少。有朝一日,這些人家有女初長成,如花似玉一枝秀,隻等如意兒郎前來求。剛開始的時候,這些父母看著自家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心裏頭那個美啊!漸漸地,等女兒跟絡繹不絕的追求者過上兩招之後,當父母的心裏便不由得開始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