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空杯心態:鬆開手才可能擁有更多(1)(2 / 3)

每個人都有很多沒有激發的潛能。美國學者詹姆斯有這樣一項研究成果:

“普通人隻發揮了他蘊涵潛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績相比,我們不過是半醒著的。我們隻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很小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有一個弱點:取得了一定成績,就認為自己的水平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不願意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往更高的地方邁進,不相信自己還有沒有挖掘出來的生命潛能。

而“空杯”的好處,恰恰是讓自己能經受生命的極大震蕩,逼自己反思和成長,去創新和改造,最後激發自己都無法想到的生命潛能,創造連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生命奇跡。

我們先來看日本音樂家小澤征爾的經曆。

小澤征爾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父母也因此大力地培養他,讓他上最好的音樂學校學習指揮。

他不負眾望,順利地畢業,而且還去歐洲繼續深造。

沒過多久,他就在貝桑鬆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不但如此,他還得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卡拉揚的賞識並親自指點他。這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耀與幸運。

在巴黎的兩年,小澤征爾進步非常快,成為了相當引人注目的指揮家,並受聘於紐約愛樂樂團和美國最大的演出公司——哥倫比亞藝術公司,成了一名樂隊指揮。

小澤征爾的成功引起了日本廣播公司交響樂團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聘請他回國,擔任該樂團的常任指揮。

對於他來說,這是很高的榮耀,而且他也非常高興能為自己的祖國效力,於是很快就接受了聘請。

他滿懷信心和熱情回到了日本,準備在舞台上一展自己的風采。

可讓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正式演出,他就遇到了一件讓他感到憤怒和恥辱的事情:偌大的舞台上,隻有他一個人站在指揮台上,而樂團的成員,一個也沒有到場!

原來,雖然年輕的指揮家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樂團的成員們卻對他很不服氣。因此,他們拒絕參加演出。

公開被“晾”在台上,這給年輕氣盛的小澤征爾帶來的打擊可想而知。他怎麼也沒想到,在國外辛辛苦苦學到的本領,回到祖國卻遭受了如此的冷遇。

盡管他已經是很優秀、很成功的音樂家,但別人對他的優秀卻並不買賬。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憤怒、挫敗和侮辱。

不過,他並沒有灰心喪氣,不就是不被人認可嗎?既然以前能夠成功,以後也一定能夠成功。之後,他毅然離開了日本,去了美國。

除了潛心學習之外,他還擔任了芝加哥團拉維尼亞青年節的指揮。同時,他還兼任加拿大多倫多樂團的指揮。豐富的閱曆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使他的指揮技藝更加精湛。

五年後,他離開美國到世界各地旅行,並經常擔任客席指揮。各種不同的音樂流派、藝術風格他都接觸過,並經過他的博采眾長、整理加工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

他獲得了更大的、真正的成功:他指揮的演奏會使觀眾掌聲不絕,西方輿論界稱他為“當今世界著名指揮家”。

當他再次回到日本時,他已經創造了很多音樂家難以媲美的輝煌,並受到日本各方麵的熱烈歡迎。

小澤征爾從優秀到經受挫敗,再通過“空杯”到更優秀、更輝煌的經曆,說明了這樣的道理:我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生命潛能,隻有勇於去挖掘,更大的潛能才會開發出來。雖然“空杯”的過程往往很痛苦,但對一個負責的人而言,痛苦會幫助我們開掘出生命的新源泉,躍上人生的新高度!

不要害怕和拒絕“空杯”,對一個要超越命運的人而言,“空杯”能夠讓你找到內在的力量,並讓潛能加倍釋放!

倒空自己,讓自己經受生命的極大震蕩,逼自己反思和成長,去創新和改造,最後激發出連自己都無法想到的生命潛能,創造出連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生命奇跡。

3.時刻歸零:永不停止學習的腳步

俗話講“活到老,學到老”,這不僅是指學習的麵更廣,還指學習的時間要更長久。“一次性學習時代”已經終結,取而代之的是終身學習,以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我們要時刻保持零狀態,永遠不停止學習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