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完美心態:做好每一個平凡的細節(2)(3 / 3)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一種主動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減少資源的損失。

6.學會以“完美”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沒有高要求就沒有高動力。很多優秀員工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跡般的業績,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自己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他們會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要求自己能夠使顧客百分之百地滿意,要求自己能夠為公司創造真正的利益與價值。

在數學上,“100-1”等於99,而在企業經營上,“100-1”卻等於0。

一百次決策,有一次失敗,就可能讓企業關門;一百件產品,有一件不合格,就可能失去整個市場;一百次經濟預測,有一次失誤,就可能讓企業麵臨破產……

我們工作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很多時候隻是一些小事。但如果在小事上做得不到位,就常常會造成大事上的失敗。對很多工作來說,執行上的一點點差距,往往會導致結果上出現很大的差別。一位管理專家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為此,作為員工,應該自覺地從被動管理走向主動工作,要讓規章製度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要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之中,堅持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諸事繁忙之時,對下屬的要求仍然是100%才算合格。當他的助理呈遞一份計劃給他,問他對其計劃的意見時,基辛格和善地問道:“這的確是你所能擬訂的最好的計劃嗎?”

“嗯……”助理猶疑地回答:“我相信再作些改進的話,一定會更好。”

基辛格立刻把那個計劃退還給了他。

兩周後,助理又呈上了自己新的成果。幾天後,基辛格請該助理到他的辦公室去,問道:“這的確是你所能擬訂的最好的計劃嗎?”

助理後退了一步,喃喃地說:“也許還有一兩點可以再改進一下……也許需要再多說明一下……”

助理隨後走出了辦公室,腋下夾著那份計劃,下定決心要擬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須承認100%的“完美”計劃。

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時甚至就睡在辦公室裏,3周之後,計劃終於完成了!他很得意地邁著大步走進基辛格的辦公室,將該計劃呈交給了國務卿。

當聽到那熟悉的問題“這的確是你所能擬訂的最完美的計劃嗎”時,他激動地說:“是的。國務卿先生!”

“很好。”基辛格說,“這樣的話,我有必要好好地讀一讀了!”

基辛格並沒有直接告訴他的助理應該做什麼,而是通過這種嚴格的要求來訓練自己的下屬工作必須做到完美,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無數安於現狀的員工,當他們達到99%的合格率,甚至低於這一合格率時,就沾沾自喜了。殊不知,市場對企業從來都是拿著“顯微鏡”來審視的,並且實行一票否決製。如果在你生產的1萬套服裝中,有一套質量不合格,消費者就會說“你的服裝質量不過關”;而不會說“你的服裝有一套不過關,另外9999套都是過關的”。

曾經有一家電熱水器生產廠,聲稱自己的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9%,各項安全指標都可靠,並有雙重漏電保護措施,讓消費者放心使用。然而一位消費者購買了該廠的電熱水器,卻不幸攤上了1%的失誤。

跟往常一樣,他未關電源就開始洗澡,沒想到,熱水器漏電,而漏電保護裝置又失效了,以至於他被電流擊倒,一條胳膊被電擊傷。按說,帶電使用電熱水器屬於正常操作範圍,不應出現這一故障,即便發生漏電,漏電保護裝置也會立刻斷電,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然而,這家企業滿足於99%的合格率,卻恰恰是那1%的不合格品給那位消費者帶來了永久的傷害。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位。要完成100%,絕不隻做到99%,隻有做到100%才算合格,你的工作才算到位。

韓國現代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在談到對員工的要求時是這樣說的:“我們認為對員工的最高要求是,他們能夠自己在內心中為自己樹立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應該符合他們所能夠做到的最佳的狀態,並引領他們達到完美的狀態。”

在現代公司中,公司對員工的要求已經由原來的規定怎麼做,員工隻要老老實實照做,變成了員工自我加壓、自我完善。而這樣的轉變則要求員工必須要按工作的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這樣才能達到自我管理、自我發揮的狀態。

對於員工來說,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時候,就意味著做到讓客戶百分百地滿意,讓客戶感受到超值的服務,這也是優秀員工工作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標準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麵將造就一流的員工;另一方麵將造就一流的企業。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位。要完成100%,絕不隻做到99%,隻有做到100%才算合格,你的工作才算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