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的科技興企管理模式(2 / 3)

在技術定位上,確立“市場為主”的原則,堅持“三個預測”。即預測產品的技術壽命、預測產品所能獲得的經濟效益、預測產品的市場容量。

在新品開發上,確立“完全知識產權”的原則,堅持“決策三思”。一是要思春蘭自己是否具有這項技術,如果春蘭沒有這項技術,春蘭通過什麼辦法才能獲取這項技術;二是要思春蘭獲取這項技術後,能否將它消化,最終真正完全掌握這項技術;三是要思掌握這項技術以後,春蘭能否獲取它的後續技術,並能獨享相當一段時間完全知識產權。

自己搞核心技術

在春蘭創業之初,春蘭人試探性地向外商提出購買變頻技術,那時世界家電業的變頻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剛剛開始應用。外商開出了令人咋舌的天價,但作為禮物向春蘭贈送了一台變頻空調。

“花錢真能買到先進的技術嗎?中國民族工業何時才能擺脫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這種等距離追趕的怪圈?”陶建幸因此陷入了痛苦的反思。

於是陶建幸毅然決定,出擊變頻技術。雖然當時春蘭工業總產值剛剛突破1億元,利稅總額僅1600萬元。數年後,我國第一台采用自有技術生產的變頻空調在春蘭問世。細一算帳,研究經費總投入300萬元,還不到當年外商技術轉讓報價的5%。這時候,外商迅速對此做出反應,解除了對中國家電業的變頻技術“封鎖”,開始以較為合理的價格向我國一些家電企業出售這項技術。

春蘭從這件事上根本確立了自己的競爭戰略思想一一“核心技術隻有自己搞!”為此,春蘭提出了“以我為主,把技術開發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的方針,依靠自己的力量搞技術開發,攻技術難關。

核心技術研發是高風險的事業,為降低風險,春蘭構築了兩道“防火牆”。春蘭規定,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絕不貸款搞科研,必須用企業自有資金。這樣,企業就不會因為成敗難測的技術研發背上沉重的財務包袱。此外,春蘭嚴格控製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在企業技術創新總投人、固定資產總額中的比例,以投資的量化控製使核心技術研發的高風險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按照常規建設,春蘭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空調器廠,進口成套設備,需要投資約4億元,然而,因為有“二不引進”,春蘭公司僅花7800萬元引進關鍵設備,節省投資到3億多元。剛剛進入摩托車市場時,春蘭從國外引進了發動機製造的關鍵設備,在此基礎上,又從國際一流的研究開發機構引進了製造技術。春蘭開發出來的四衝程125CC摩托車發動機轉速達到了11500轉/分鍾,比同期國內其他企業完全靠引進生產的二衝程125CC發動機的8000轉/分鍾高出許多。借助優質的發動機技術,春蘭推出的“春蘭虎”和“春蘭豹”兩款高檔摩托車很快就打開了市場銷路,並擠占了日本同類產品的部分市場。

春蘭目前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02.66萬元,屬國際一流水平。這座現代化企業的大型設備,多是春蘭人在學習、消化、吸收外國設備的基礎上創新、自製的。引進創新與自主創新的有機結合使春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更重要的是在引進關鍵設備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培養了自己的科研力量。

經過多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春蘭不但掌握了現有主導產品的核心技術,而且掌握了新產品的核心技術,先後開發出上百項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春蘭技術”產品,其中數十個項目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構築技術創新的金字塔

早在春蘭建立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製冷技術研究所,當時的財力還十分有限,研究所適時開發出了7000大卡、12000大卡、40000大卡新型的櫃式空調器。為了強化自己的研發力量,保證技術創新的實現,確保核心技術的開發能力,春蘭又進行了體製創新,構築了一個在全國產業界罕見的技術創新“金字塔”。

“金字塔”的“塔尖”是中央研究院直屬集團總部,有400餘人,專門負責追蹤世界前沿科技,從事基礎性、前瞻性課題的研究以及最新前沿技術和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研究院的目標是力爭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裏,能在相關領域與世界科技發展保持同步或占居領先地位,並使新技術發展和新產業有機結合。

春蘭研究院位於江蘇泰州春蘭工業園東區內,其智能大廈高21層,占地5.4萬平方米,投資15億元,完全按照世界最新標準設計,集智能控製中心、信息工程中心、CAD中心、仿真分析中心於一體,內有春蘭博士後工作站,附設2個實驗工廠,是中國企業界規模最大、設備最精、檔次最高的研究機構。位於“塔尖”的科技人員對設計原理、設計方法、設計工具的基礎性研究,為提高春蘭技術創新效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金字塔”的更新層麵是三大研究所。春蘭集團旗下的電器、自動車、電子三大工業產業集團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研究所,擁有700多位技術人員,其任務是:直接對口服務於三大工業產業集團,為相關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超前切入世界同類產品最新技術領域,推動現有產品技術升級,保持現有產品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它們構成集團技術創新的更新層麵。目前,三大研究所已取得環保、節能、智能控製等多項研究成果。

雖然更新層麵的研究不具有前瞻性,但其中不乏世界尖端水平的研究。例如,春蘭電器研究所2000年上半年新的科研成果“結構有限元分析的研究及其在空調器設計中的應用”就是一項在國內外都堪稱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金字塔”的基礎層麵是春蘭集團下屬各製造工廠的技術科、工藝科,一共由2000多人組成。基礎層麵沒有前兩個層麵那麼引人注目,但基礎層麵對企業產品品質的影響是最直接的,處在第一線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的無數小的發明、小的革新彙聚在一起就會產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效果。在春蘭科技創新體係的分工中,基礎層主要承擔現有各自產品工藝設計和改進、產品品質的提升。他們負責現場管理、監督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品質,並向一線工人提供技術指導,確保春蘭技術真正融人春蘭產品的每一個部件、每一道裝配環節。基礎層是技術改革生力軍。

三、全麵開花的多元化戰略

核心技術的不斷研發為春蘭順利進入不同產業奠定了基礎。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春蘭就圍繞結構調整,明確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依托,占領技術製高點,力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技術跨越的目標,這就是春蘭全麵開花的多元化戰略。

1、先有核心技術再進入

在多元化擴張中,春蘭明確堅持“先掌握核心技術再進入”的原則。也就是說,春蘭在進入幾個新的行業之前,實際上早已進入了這幾個行業的核心技術領域。江澤民主席1992年第一次視察春蘭,對春蘭趕超日本企業的決心予以高度評價,稱讚“春蘭人,有誌氣”。從那時起,春蘭人更加堅定了掌握核心技術、為國爭光的信念,開始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世界先進技術。

核心技術是一個與產品關鍵零部件相對應的概念,即關鍵零部件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對於空調器、電冰箱等製冷類產品來說,壓縮機製造技術就是核心技術;對於摩托車、汽車等機動車輛,發動機技術就是核心技術;對於彩電,顯像管和彩電電路技術就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之外的技術通稱為外圍技術。外圍技術也很重要,但由於它相對容易獲得,企業在這方麵難以拉開差距。核心技術決定了關鍵零部件的水平,從而最終決定了產品整體性能。因此核心技術上的競爭就成了企業比拚技術實力的主戰場。

春蘭進入電冰箱整機生產領域的時間較晚,但在進入之前,春蘭已經在壓縮機設計和製造技術上具有雄厚的實力。當春蘭進入電冰箱行業時,它成了國內罕見的壓縮機自我配套的電冰箱生產企業。在向市場提供電冰箱的同時,春蘭也向競爭對手提供壓縮機這一核心產品。國內“海爾”、“科龍”等品牌的冰箱,就安裝了不少“春蘭”的“心髒”。目前,春蘭的冰箱壓縮機出口比例已經達到50%。

早在正式進入摩托車行業之前,摩托車發動機設計和製造技術,就已經被春蘭掌握得很成熟了,並具有知識產權。這與國內摩托車行業大多數企業一哄而起搞整車組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目前,春蘭摩托車取得的八項重大突破是:排氣淨化轉換技術、電噴技術、防抱死製動技術、摩托車大排量技術、水冷技術、多缸和多氣門技術、汽缸內壁技術和行程可調式減震器技術等。采用這些突破性技術後,春蘭摩托車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汽油機傳統化油器式的燃油供給係統,有效控製整車排放汙染物和運行噪音,使之尾氣排放達到“歐洲Ⅱ號標準”,而且減輕了發動機在高速運轉中所承受的負荷及衝擊力,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使發動機的壽命也得到了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