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酒3(1 / 3)

紹興酒的生產,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以保證其優良的質量。

釀造紹興酒必須首先生產淋飯酒,它是釀造紹興酒的酒母。其原料配方為:糯米144公斤,麥曲22.5公斤,酒藥0.25公斤,水180公斤。此外,還要生產攤飯酒(又名元紅酒、狀元紅),它既是紹興酒的主要代表,又是釀製其他品種紹興酒的主要原料。其原料配方是:糯米144公斤,麥曲22.5公斤,酒母(淋飯酒)5~8公斤,水122公斤,漿水(浸米水)84公斤。因冷卻米飯是采用竹席攤晾,故名攤飯酒。

紹興酒的酒液是壓榨出來。在後發酵完畢後,即將酒醪液灌入網袋,並依次整齊地迭合平鋪於榨箱中加壓,使酒液流出。最先擠出的酒液比較渾濁,以後隨著流量減少而逐漸清亮。現在絕大部分生產廠家都采用了機榨。

有關部分對攤飯酒提出的質量指標是:

色澤。琥珀色,清亮透明,無渾濁。

香氣。具有紹興酒所特有的酯香。

滋味。清爽,並甘甜鮮美,無辛辣、酸澀等異味。

紹興酒的質量指標中以香氣和滋味為重點,並由專人對成品酒進行一批不漏地品嚐、化驗、鑒定。

其主要成分為:

酒精度(20℃%容量)15%以上;

總酸(以琥珀酸計)0.3~0.5克/100毫升;

糖分(以葡萄糖汁)0.2~0.5克/100毫升;

固形物3.0克以上/100毫升。

通常以總酸作為紹興酒的標準,總酸在0.45以下者為甲級品,超標者品級降低。

加飯酒是加料的攤飯酒。加飯酒的品質醇厚,宜於久貯,並能加工成其他多樣品種的酒。如竹葉青就是加飯酒不加糖色,而是以糟燒浸泡鮮竹葉的浸液,加入新釀成的加飯酒中,經貯藏而成。又如福橘酒是在加飯酒煎酒後,在灌酒時每壇放入優質的福橘2隻,經過3年貯存,酒色橘紅,香氣濃鬱,酒味醇厚爽口。

加飯酒的原料及配方是:糯米144公斤,鑒湖水75公斤,麥曲27.5公斤,50%的糟燒5公斤,酒母5~8公斤,淋飯酒醪25公斤,漿水60公斤。加飯酒的釀造方法與攤飯酒相仿,不同的是下缸品溫低1~2℃,保溫要求不比攤飯酒嚴格。

加飯酒的主要成分為:

密度(20℃)1.000;

總酸(琥珀酸 克/100克升)0.44;

酒精(20℃%容量)16.1;

揮發酸(醋酸 克/100毫升)0.06;

糖分(葡萄糖 克/100毫升)1.01;

總酯(醋酸酯 克/100毫升)0.19;

固形物(克/100毫升)5.6;

總醛(乙醛 克/100毫升)0.0073;

甘油(克/100毫升)0.842

雜醇油(戊醇 克/100毫升)0.110。

加飯酒質量醇厚,經過久貯,尤有獨特之風味,色澤橙黃透明,香氣濃鬱,為紹興酒中的最佳品種。1952年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之一;1963年和1979年又分別被評為全國18大名酒之一;1983年在全國第四屆評酒會上又被評為26大名酒之一;1989年蟬聯全國第五屆評酒會金質獎章。

(2)山東黃酒

山東黃酒亦稱即墨老酒,是我國北方黃酒的主要代表,首創於山東省青島市的即墨縣。即墨老酒是山東省最古老的傳統名酒之一,具有悠久的曆史。據有關史料記載,即墨老酒始釀於公司1074年。不過那時不叫老酒而稱醪酒。到宋神宗熙寧年間,老酒釀造工藝已普及民間,生產已具相當規模。至清朝道光年間,老酒生產達全盛時期。解放前夕由於經濟衰退,老酒生產寥寥無及。建國後,老酒生產受到政府的重視,組建了即墨黃酒廠,其產量逐年上升。產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羅馬尼亞等國,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好評。曾在1963年和1979年的全國評酒會上先後被評為優質酒,榮獲銀牌和獎狀;1984年在全國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金杯獎,被專家們譽為我國黃酒的“北方驕子”和“典型代表”。即墨老酒色澤黑褐色帶紫紅,晶明透亮,濃厚掛碗,具有焦糜的特殊香氣,醇和香甜適口,無刺激感,可舒筋活血,強身健腦。作為獲引,可增強藥效。其酒度≥11.5,糖度≥10,總酸≤0.5。

(3)福建黃酒

福建黃酒是以糯米、大米為主要原料,紅曲和白曲混合使用釀造而成。福建黃酒比較有名和暢銷的品種有沉缸酒,老酒、四半酒、五月紅、瓊漿酒、玉液酒等。

沉缸酒酒度20°,糖分22%,總酸0.4%以下,屬甜型類,呈紅褐色,有琥珀光澤,清亮透明,入口有稍粘的感覺,其甜味與酒的刺激味、酸度和爽口與曲的苦味配合得非常和諧,酒在口腔及口腔各部位接觸乃至下腹,餘味綿長,使人經久難忘。此酒產於福建龍岩酒廠,曾被評為省裏名酒。在1963年以後的全國幾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名酒之一,暗聯金質類。

福建老酒是一種半甜型黃酒,酒度為14.5~17°,含糖4.5~7%,酒色褐黃透明,香氣純正,口味醇鬱,甜度適口,有獨特風味。其原料除主要選用當地穀口地區所產的著名糯米外,還以60多味中藥材製成的白露曲加古田曲,分壇發酵,冬釀春熟,發酵期長達100餘天。再經抽清、榨取、澄清、殺菌等工序而得成品,並經多年陳釀後才供應市場。此酒為福州酒廠所產,已有240多年曆史,曾多次被評為全國優質酒。

(4)蘭陵美酒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是唐朝詩人李白題為《客中行》詩裏的名句。蘭陵美酒的曆史悠久,據考證,該酒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春秋時代已經有了蘭陵酒,不過那時不叫蘭陵美酒,而稱“東陽酒”。

蘭陵美酒是用上等大曲加玉米、黍米、紅棗、冰糖、鬱金、龍眼肉、鮮玫瑰等原料釀製而成的,屬高酒度甜型黃酒。酒液純淨透明,具有琥珀色澤,顯耀晶瑩;香氣馥鬱沁人,幽柔不豔;口味醇厚甘雅,悅怡爽口,甜酸適中,酒體非常和諧,飲後即可感到大棗的藥香味,亦有白酒的口感。該酒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經常飲用,有養血補腎、益壽延年的功效。蘭陵地下泉水甘美,最適於釀酒。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雲:“蘭陵美酒清香遠達,飲之至醉,不頭痛,不口幹,不作瀉。此水稱之重於他水,鄰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蘭陵美酒具有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世代傳襲,技藝日高,遂使其經久不衰,古今中外多有讚譽。1915年曾榮獲“巴拿馬萬國賽會”金質獎章。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時,曾用此酒宴賓。1987年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第一屆黃酒節”上,蘭陵美酒再次奪魁,榮獲一等獎。

(5)大連黃酒

大連釀造廠生產的大連黃酒是幹型黃酒。酒度12°,總酸0.07%以下,色澤黃褐透明,風味柔和、微苦,清香爽口。此酒是以大黃米為主要原料,經糊化擦糜、加曲糖化、發酵等新技術結合傳統工藝的方法生產的,曾被評為全國優質黃酒。

(6)山西黃酒

山西黃酒所用原料和釀造方法基本與山東黃酒為同一類型。不同之處隻是在糖化發酵至適當程度時,加入3~4%的高度酒(按酒醪計)。因此,山西黃酒的特點是酒精含量較高,一般在20%以上。由於加入白酒,酵母的發酵能力受到抑製,酒中糖分含量較多,通常在12%左右。所以山西黃酒是高酒精和高糖分的黃酒。

(7)丹陽黃酒

丹陽係列黃酒是江蘇丹舊酒廠的產品。丹陽黃酒是我國甜型黃酒中一個古老的優良品種,古名“曲阿”,當地民間釀酒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由於丹陽黃酒曆史悠久,名甲天下,在同類甜型黃酒中,在色、香、味上有獨特風格,在中國酒林中出類拔萃,獨樹一幟,成為黃酒類族中一顆明珠。1984年,在全國酒類質量大獎賽中,它力克群芳,獨占鼇頭,榮獲金杯獎,被國際友人譽為“中國瓊漿”。

丹陽黃酒是以當地特產優質糯米為原料,用酒藥糖化,特製麥曲發酵,長期陳釀而成。丹陽黃酒係列品種有:丹陽封缸酒、古花酒、老陳酒等。其中丹陽封缸酒屬於高檔產品,該酒酒液鮮豔透明,呈棕紅色琥珀光澤,晶瑩光亮;香氣芬芳撲鼻,溫雅純淨;酒味甘醇厚美,鮮甜可口,飲後餘味無窮,使人舒暢爽適。

(8)陳年封缸酒

長青牌九江陳年封缸酒,屬於黃酒類型。此酒起源於唐朝元和年間,它的前身是“綠醅酒”。酒呈金黃色,飲之味道甘醇,餘香無窮。

明、清時期,當地製酒工人在綠醅酒中加入糯米燒酒,長年封存,久貯不澱,就成為陳年封缸酒。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九江辟為對外通商口岸,交通便捷,商賈雲集,釀酒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遠銷全國各地。停泊九江港外輪上的一些外國船員,下港後就競相爭購陳年封缸酒帶回國去。從那時起,九江陳年封缸酒在國外就小有名氣了。

從本世紀70年代起,此酒就遠銷日本、英國、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等國。美國波士頓達夫大學教授張德汶投書《人民日報》,讚揚“江西九江封缸酒其味可以和英國出名的‘雪麗酒’媲美”。

(9)墨糯米酒

黑糯米酒是貴州省惠水縣酒廠70年代末發掘的珍貴品種,它是以黑糯米為原料釀製的。

此酒清甜、爽淨,飲後頓覺四肢舒坦,精神爽快,疲勞頃消。

以黑糯米釀製的黃酒,具有不同於其他黃酒的風味特色。黑糯米是當地的特產,它粘性大,粒齊,飽滿。苗家以其為原料,用代代相傳的古老方法釀出的這種美酒,度數低,味醇,好喝。過去,苗家釀製方法從不向外族人傳授。至1979年,惠水縣酒廠才增加了黑糯米酒這一珍貴產品的生產。他們收集整理黑糯米酒古老的釀製方法,結合現代先進工藝,終於使黑糯米酒大量投產,供應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1983年,黑糯米酒在貴州省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貴州名酒”。

該酒晶瑩透明,紅亮生光,香氣幽雅悅人,酒味微酸爽口,甘美醇厚,酒體和諧,是一種高質量的新甜型黃酒,在黃酒類中別具一格,是飲料中的佳口。1983年經貴州省中醫研究所臨床驗證,黑糯米酒還是“益氣健身的補品。對貧血、神經衰弱、慢性胃炎、多汗症等慢性病有一定療效。”

當前,黑糯米酒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還銷往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受到一致好評。

(10)紅酒

紅酒,以其顏色而得名,為玫鬼色。色澤豔麗,酒味醇厚,柔和甘美。紅酒在我國流傳久遠,傳說在唐宋時已有。楊維禎的《紅酒歌》中有“桃花源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然”的詩句稱讚了紅酒的美。

紅酒,屬黃酒類,盛產於我國南方,如福建、台灣及浙南一帶。紅酒生產的特點主要是用的紅曲。其生產工藝、投料近似黃酒,主發酵時,呈淺紅色,有晶光,貯存時間越長,其色澤變得越深,由較淺的玫瑰色變為琥珀色,看上去猶如瑩光四射的美麗寶石。

(11)水酒

水酒含酒精1~2°,色淺味薄,微酸微甜略帶酒味。這種酒的味道和不加酒花的啤酒相似,初飲不習慣,覺得沒滋味,常飲會有癮。

水酒的釀造方法是,將糯米發酵成酒後,往酒中加入淨水稀釋(按需要的酒度控製加水量),然後再上榨,使酒糟分離,經煮沸殺菌即成為水酒。這種酒多為南方釀製,江南一帶叫酒釀,四川稱之為醪糟。

4.黃酒的釀造

黃酒既是飲用酒也是料酒。家庭自製、自飲、自用,方法簡便易行。自製的黃酒雖然不能與名牌酒媲美,卻也芳香可口,別具風味,而且成本低廉。

自製黃酒的原料配方是: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養曲(酒廠或腐乳廠有售)1公斤,酒藥(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製作方法:

①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幹後備用。②蒸飯。將瀝幹的米上鍋蒸至九成熟離火。要求米飯蒸到外硬內軟,無夾心,疏鬆不糊,熟透均勻;熟後不要馬上掀鍋蓋,在鍋內把飯放至快涼時再出鍋;出鍋後將飯打散,再攤盤晾至28℃以下入缸。③前期發酵。把準備好的水、培養曲和酒藥倒入缸內與蒸好的米飯攪拌均勻,蓋好蓋,夏季置於室溫下,冬天放在暖氣上或火爐前,經3天左右,米飯變軟變甜,用筷子攪動,即可見到有酒滲出。此時缸裏的溫度達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發酵。④壓榨。將經過前期發酵的物料裝入一幹淨的布袋中,上麵壓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熱殺菌)。把壓榨出的酒液放入鍋內蒸(各種蒸鍋均可),當鍋內溫度升到85℃時,即停止加熱。⑥過濾。用豆包布做成一個布袋,把蒸過的酒液倒入袋中過濾,將濾液收存起來。⑦封存。把濾液裝進一個幹淨的壇子裏,用幹淨的牛皮紙把壇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殼與土和成稀泥把壇口封嚴,然後把壇子放到適宜的地方,兩個多月後即可開壇飲用。存放時間長,酒的質量好,味道香。

5.黃酒的飲用

我國黃酒具有馥鬱芬芳的香氣和甘甜醇厚的風味。如飲用得法,可使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黃酒的飲用方法有很多奧妙。這裏重點介紹國家名酒——紹興黃酒的飲用方法。

在當地銷售紹興酒的酒館、酒店,往往都設雅座,備酒菜,稱為“堂吃”。如著名的浙江紹興鹹亨酒店就是這種形式的酒店。它提倡飲用黃酒,並且幫助人們了解黃酒的營養價值。到酒店“堂吃”飲用黃酒,別有一番風味。

黃酒的酒度都不太高,一般在15~20℃之間。在冬季,黃酒宜溫熱後喝,酒中的一些芳香成分會隨著溫度的提高揮發出來,飲時更能使人心曠神怡。酒的溫度一般以40~50℃為好,略高於50℃也無不可,酒溫隨個人的飲用習慣而定。

夏季飲用黃酒可以冷飲。其方法是將酒放入冰箱直接冰鎮或在酒中加冰塊,這樣能降低酒溫,加冰塊還降低了酒度。冷飲黃酒,消暑解渴,清涼爽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不習慣飲黃酒的人或婦女飲黃酒,可以飲用甜型黃酒,或將幾種果汁、礦泉水對入黃酒中飲用,也可把一般啤酒或果汁對入黃酒中飲用。

黃酒應該慢慢地喝,喝一小口細細地回味品嚐一番,然後徐徐咽下。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黃酒的獨特滋味。

(1)黃酒的營養價值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飲料酒之一。黃酒的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麵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豐富的葡萄酒。

黃酒含有多種氨基酸。據檢測,黃酒中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這7種氨基酸,黃酒中的含量最全,居各種釀造酒之首,尤其是能助長人體發育的賴氨酸,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倍。黃酒的發熱量是啤酒的3~5倍,是葡萄酒的1~2倍。每升含有氫化合物1.6~2.8克,碳水化合物28~200克。此外還含有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酯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陳化,又形成了濃鬱的酒香,鮮美醇厚的口味,豐富和諧的酒體,而最終使之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低酒度飲料。

(2)黃酒的輔助療效

黃酒多用於大米、糯米、黍米、黏米等原料製成。由於在釀造過程中,注意保持了原有的多種營養成分,還有它所產生的糖、膠質等,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它在輔助醫療方麵,不同的飲用方法還有著不同的療效作用。

涼喝。涼喝黃酒,消食化積,有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療效。

燙熱。黃酒燙熱喝,能驅寒祛濕、活血化瘀,對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患者有益。

與雞蛋同煮。將黃酒燒開,然後打進雞蛋1個成蛋花,再加紅糖用小火熬片刻。經常飲用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的功效。可防治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暉耳鳴、失眠健忘、肌骨萎脆等症。

與桂圓或荔枝、紅棗、人參同煮。其功效為助陽壯力、滋補氣血,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遺精下弱、腹瀉、婦女月經不調有療效。

與活蝦(搗爛)60克共燒開服,每日1次,連服3天,可治產後缺乳。

(3)黃酒在烹調中的作用

烹調用酒統稱“料酒”,包括黃酒、白酒、啤酒、露酒等。其作用主要是去除海味類、肉類的腥膻,有利於“五味”充分滲入菜肴中,增加菜肴的香燉,使味道更加濃鬱鮮美。

海味美、肉類都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在其被放置一段時間後,所含蛋白質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生成三甲基胺、六氫化吡啶、氨基戍醛、氨基戍酸等物質,使海味類、肉類等食物產生令人討厭的腥味或其他異味。而酒中的乙醇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能將這些產生腥膻異味的物質溶解。在烹調中,隨著菜肴溫度的升高,這些物質可隨酒的揮發而去除。

烹調菜肴用酒的最佳時間,應當是在烹製菜肴的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不同的菜肴加料酒的時機也不同,如燒魚應在魚進鍋前用料酒醃一下,10分鍾後再下鍋,當魚在鍋內即將煎成時還應再加料酒。炒肉絲在煸炒將完時加料酒。炒蝦仁要待炒熟後加料酒。湯類則不必放料酒。

在烹調蔬菜時,如果加料酒的時機恰當,能起到保護葉綠素的作用,使菜肴碧綠鮮嫩,色澤美觀。

同時,它還能降低菜肴中有機酸的含量,使其更富營養,更加可口。料酒中的氨基酸能與菜料中的糖溶為一體,形成一種誘人的香氣,使菜肴鮮香味美。

黃酒能清除豬腰子的“擅臭”。將獵腰子剝去薄膜,剖開,剔除筋絲,切成所需的片或花狀,先用清水漂洗一遍,盛起瀝幹。500克腰子約用50毫升黃酒拌和捏擠,然後用清水漂洗兩三遍,再用開水燙一遍,撈起後便可烹調。

炒雞蛋時加一點料酒,可使雞蛋鮮嫩鬆軟、光澤鮮豔。

如用河魚做沒炸魚時,可有裹麵粉油炸前將魚在料酒中浸一下,可去其土腥味。

做冷麵時,如果麵條結成團,可在麵條上噴一些料酒,麵條團就能散開。

我國自古就有酒醉菜肴的做法。用酒燒出的菜肴,酒香撲鼻,鮮嫩味美,最宜佐酒。這種菜肴的做法,有的是先將原料煮熟或汆熟,再用黃酒加鹽醃醉,如醉雞、醉肉、醉脊髓等;有的是直接加酒及調料將原料煮熟,如醉豬蹄等;還有的是將原料洗淨後,用黃酒(其他酒類亦可) 浸醉,如醉蟹、醉蝦等。

名菜“酒嗆蝦”,也有叫滿天飛的。就是將活蝦除掉芒腳,入盆浸入黃酒中蓋好。十幾分鍾後,瀝酒,加入醬油、精鹽、薑要、白糖、胡椒粉、芝麻、香油等佐料,攪拌後即可食用。此時,青蝦尚活,滿盤跳躍,有醉酒的酣態,滋味更是鮮美脆嫩,如再備一碟優質食醋蘸食,其味更佳。

美味醉蟹。蟹的吃法很多,其中以醉蟹更受人們喜愛。其具體做法是:選用隻重近百克的肥胖螃蟹,洗淨,瀝幹,欣開臍蓋,擠出臍底汙物,放入一小撮食鹽及微量花椒,置於醬缸內,按層擺好,最好每層用竹片將其架在缸內,然後加入醬油、黃酒、薑塊(拍鬆)、蒜瓣、冰糖和高梁酒,密封缸口,醉醃1周即可開缸食用。醉蟹可在缸內保存2個月不變質。醉蟹色青帶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酒香濃鬱,回味甘甜。

啤酒

1.啤酒的曆史發展

傳說在9000年前,有人用麥芽煮粥喝,把剩下的粥倒掉後,那粥在屋外經自然發酵,居然成了芬芳的液體。人們由此受到啟發,有意識地製成這種液體,一喝即刻感到有一股使人適口的香氣。大概這便是當時人們與啤酒的最早接觸吧。

世界上最早用大麥釀製啤酒的是亞述(即敘利亞)、埃及這些古老國家。亞述人向女神尼哈羅貢酒便是用的啤酒。4000年前,啤酒就在埃及問世。那時製啤酒,工藝簡陋笨拙。大約也在同一個時代,伊朗附近的閃米人不僅會製啤酒,而且把製法製在粘土板上,獻給農耕女神。巴黎至今還保留著這種記載製酒法的文物。

公元前1800多年,在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巴比倫帝國的《漢摩拉比法典》中,就有關於啤酒的法令:“賣啤酒的女人如果不按規定用穀物交換而擅自用錢製代替,或者是有偷斤減兩事,罰丟入水中”;“犯人出現在啤酒店喝酒,沒有通報逮捕,店主判死刑”;“出家人開啤酒店,或到啤酒店喝酒,判處火刑”。可見在當時的巴比倫帝國,人們不僅已經掌握了用大麥釀製啤酒的工藝,而且釀製出了大量啤酒供人們飲用。國王漢摩拉比還親手寫過一本《啤酒釀造法》的書。在同一時期的埃及,也有釀造一種叫做“熱西姆”的大麥啤酒,後發展到四種,“惹提模”是其中最有名氣的一種。

後來,啤酒在一些國家的上層引起了重視。法國的理查曼大帝,在日理萬機之餘,曾頻繁召集釀酒師講授釀造啤酒的訣竊。美國華盛頓總統有一份親手書寫的啤酒秘方。俄國女皇凱瑟琳一世在要發脾氣之前,馬上喝上一杯英國釀造的啤酒消火。

中國早在3200年前,就用曲蘖來釀酒。“蘖”是發芽的穀物——麥芽穀芽。用麥芽和穀芽作穀物釀酒的糖化劑釀成的酒稱為“醴”。這種甜淡的酒,雖然那時不叫啤酒,但我們可以肯定它類似現在的啤酒。由於我國在用蘖釀酒的同時也發明用曲釀酒,蘖法釀酒就逐漸衰微了。明代人宋應星在其所撰《天工開物》中就曾經說道:“古來曲造酒、蘖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至失傳,則並蘖法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