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酒1(2 / 3)

(克/升)固形物

(克/升)指

標52~57≥2.51.5~3.0≤0.4

(3)清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清亮,透明,無沉澱和懸浮物。

香氣:清香醇正,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的清雅、諧調的香氣,不應有濃香、醬香及其他異香和邪氣味。

滋味:口感柔和,綿甜爽淨,自然諧調,飲後有餘香,口味較悠長,不應有其他邪雜味。

風格:在清香純正、酒體爽淨的基礎上,突出清、爽、綿、甜、淨的風格。

②理化指標

目酒精度

(V%20℃)總酸

(以醋酸計)

(克/升)總酯

(以醋酸乙酯計)

(克/升)固形物

(克/升)指

標55~65≥0.5≥2.0≤0.4

(4)米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

香氣:蜜香清雅。

滋味:入口綿甜,落口爽淨,回味怡暢。

風格:具有本品固有的獨特風格。

②理化指標

目酒精度

(V%20℃)總酸

(以醋酸計)

(克/升)總酯

(以醋酸乙酯計)

(克/升)固形物

(克/升)指

標50~571.0~2.00.4~0.70.4

(5)其他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

香氣:具有本品舒適的獨特香氣。

滋味:香味諧調,醇和味長。

風格:具有本品特有風格。

②理化指標

產品必須符合省級頒布的企業標準。

8.白酒的成分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約占總量的98%以上。其餘的微量成分含量不到2%,其中包括高級醇、有機酸、酯類、多元醇、酚類及其他族化合物。白酒中的微量成分雖然含量極少,但對白酒質量卻有極大影響,決定白酒的香氣和口味,構成白酒的不同香型和風格。

(1)乙醇即酒精,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微呈甜味。乙醇含量的高低,決定了酒的度數,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強烈。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酒的質量就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酒分子與水分子在酒53~54°時親合力最強,酒的醇和度好,酒味最諧調,茅台酒就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酒度高的烈性酒,對人體有害,常年飲用容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對神經係統、胃、十二指腸、肝髒、心髒、血管都能引起疾病。目前,除全國名優酒保持原來的酒度以外,其他白酒多數由高度酒改為降度酒,還出現了不少40°以下的低度酒。

(2)酸酸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質,它與其他香味物質共同構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含酸量小的酒,酒味寡談,後味短;含酸量大的酒,則酒味粗糙。適量的酸在酒中能起到緩衝的作用,可消除飲後上頭和口味不諧調等現象。酸還能促進酒質的甜味感,但過酸的酒甜味減少,也影響口味。一般名優白酒的酸含量較高,超過普通液態白酒的二倍。乙酸和乳酸是白酒中含量最大的兩種酸,多數白酒的乙酸超過乳酸,優質白酒的乳酸含量較高。小曲白酒,如米香型的湘山酒等,乳酸含量為乙酸的二位左右。

(3)酯白酒中的香味物質,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是酯類。一般優質白酒的酯類含量都比較高,平均為0.2~0.6%。普通固態白酒比液態白酒的酯含量高一倍,優質白酒又比普通固態白酒的酯含量高一倍,所以優質白酒的香味濃鬱。

(4)高級醇白酒中的高級醇是指碳鏈比乙醇長的醇類,其中主要是異丁醇和異戊醇,在水溶液裏呈油狀物,所以又叫雜醇酒。各種高級醇都有各自的香氣和口味,是構成白酒的香氣成分之一。多數高級醇似酒精味,但有些醇有苦味或澀味。因此白酒中雜醇油的含量必須適當,不能過高,否則將帶來苦澀怪味。但是,如果白酒中根本沒有雜醇油或其含量過少,酒味將會十分淡薄。白酒中醇、酯、酸的比例也要適當,通常質量較好的白酒,高級醇∶酯∶酸=1.5∶2∶1較為適宜。

(5)多元醇多元醇在白酒中呈甜味。白酒中的多元醇類,以甘露醇(即己六醇)的甜味最濃。多元醇在酒內可起緩衝作用,使白酒更加豐滿醇厚。多元醇是酒醅內酵母酒精發酵的副產物。酒醅的低溫發酵有利於這些醇甜物質的生成,發酵緩些,發酵期長些,多元醇的積累也較高。

此外,酚類化合物也給白酒以特殊的香氣。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與酒質香型的關係,通常是清香型白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為乙酸乙酯,濃香型白酒為己酸乙酯,米香型白酒為乙酸乙酯和B——苯乙醇,而茅香型白酒則很難確鑿指出主體香氣成分是什麼,人們對其有關成分的認識尚有爭議。通過白酒微量成分的剖析,可以看出白酒的各種微量成分的定性種類比較一致,而且在量比關係上差異甚大。正是這種差異構成了白酒各種不同的香型和風格特點。

9.白酒中的營養物質和有害物質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但乙醇不是酒的主要營養成分,也不是酒的有害成分。酒有著高熱量,據有關科研部門測定,每毫升純酒精可產生熱量7卡,相當於脂肪的供熱量,明顯地高於糖類、蛋白質的產熱量。適量的酒精對人體是有益的。白酒內的乙酸、乳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異戊醇等物質都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所以說白酒是有營養的。

白酒中的有害物質,一是農藥殘留量。釀酒所用原料,如穀物和薯類作物等,在生長過程中如遇過多地施用農藥,毒物會殘留在種子或塊根中。用這種原料製酒,農藥就被帶入酒中,飲用後影響健康。按衛生部規定,每公斤糧食,農藥666不得超過0.3毫克,滴滴涕不得超過0.2毫克。

二是甲醇。甲醇是一種有麻醉性的無色液體,密度0.791,沸點64.70℃,能無限地溶於水和酒精中。它有酒精味,也有刺鼻的氣味,毒性很大,對人體健康有害,過量飲用,會頭暈、頭痛、耳鳴、視力模糊。10毫升甲醇可引起嚴重中毒,眼睛失明;急性者可出現惡心、胃痛、呼吸困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衛生部規定,每百毫升穀類酒含甲醇不得超過0.04克,薯幹及代用原料不得超過0.12克。

三是醛類。醛類主要是在白酒的生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它有較大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醛類中甲醛的毒性最大,飲含量10克的甲醛即可使人致死。其次是乙醛和糖醛。乙醛是極易揮發的無色液體,能溶於酒精和水中。在蒸酒時,酒頭含量最多,經過貯存,會逐漸揮發一些。人們經常喝乙醛含量高的酒,容易產生酒癮。乙醛毒性相當於乙醇的10倍。一般白酒中的含量不應超過每百毫升0.0045克。糖醛的毒性相當於乙醇的83倍。因此,它在白酒中的含量必須是非常微小的。

四是雜醇油。雜醇油為無色油狀液體,是白酒的重要成分之一。從衛生角度來看,它是一種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對人體有害,能使神經係統充血,使人頭痛、頭暈。喝酒上來,主要是雜醇油的作用。它在人體內氧化慢,停留時間長,容易引起惡醉。雜醇油的含量過多,加漿時還會引起白酒乳白色的渾濁。其含量一般不超過每毫升0.15克。

五是鉛。白酒中的鉛主要來自釀酒設備、盛酒容器、銷售酒具。鉛對人體危害極大,它能在人體積蓄而引起慢性中毒,其症狀為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手握力減弱、睡眠不好、貧血等。國家對白酒含鉛量的規定,為每升白酒所含的鉛不得超過1毫克。

10.白酒的勾兌和調味

(1)勾兌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將蒸出的酒和各種酒互相摻和,稱為勾兌,這是白酒生產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為生產出的酒,質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兌能使酒的質量差別得到縮小,質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廠前穩定質量,取長補短,統一標準。勾兌好的酒,稱為基礎酒,質量上要基本達到同等級酒的水平。

勾兌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種微量成分配比適當,達到該種白酒標準要求的或理想的香味感覺和風格特點。勾兌的做法就是把生產車間的酒逐一口嚐,分析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將它們互相摻和,使各種微量成分按比例配合,酒體更加諧調。

好酒與差酒相勾兌,勾兌後的酒可以變好酒;差酒與差酒相勾兌,勾兌後的酒也可以變好酒;如果好酒與好酒勾兌,比例不當,各種酒的性質、氣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兌後的酒質量下降。但一般來說,好酒與好酒勾兌,質量總是提高的。

由於有了勾兌這一工序,所以各種雜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們可以用作調味酒,尤其是苦、酸、澀、麻的酒,還可能是好酒。後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陳釀味。後味澀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帶酒、搭酒。有焦味的酒,有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黴味、倒燒味、毛槽味的酒,如果這些酒異味較輕微而又有其特點,也可作為搭酒,少量用以勾兌,可增加酒的香氣。

(2)調味調味是對勾兌後的基礎酒的一項加工技術。調味的效果與基礎酒是否合格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基礎酒好,調味就容易,調味酒的用量也少。調味酒又稱精華酒,是采用特殊工藝製成的。生產中發現的特殊好酒,也可作為調味酒。用很少量的(一般在1/1000左右)調味酒來彌補基礎酒的不足,加強基礎酒的香味,突出其風格,使基礎酒在某一點或某一方麵有較明顯的改進,質量有較明顯的提高。

白酒調味的作用可歸納為三種:即添加作用、化學反應作用和平衡作用。調味前對基礎酒必須有明確的了解,要選擇好調味酒,在方法上要先作小樣試驗。調味後的酒還須再貯存7~15天,然後再經品嚐,確認合格後才能包裝、出廠。

調味酒的種類很多。單獨品嚐調味酒時,常常感到味怪而不諧調,容易誤認為是壞酒。調味酒的種類、質量、數量與調味效果也有密切的關係。

酒的勾兌和調味都需要有精細的嚐酒水平,嚐評技術是勾兌和調味的基礎。嚐評水平差,必然影響勾兌、調味效果。為盡可能保證準確無誤,對勾兌、調味後的酒,還可采取集體嚐評的方法,以減少誤差。

11.白酒的貯存和散裝

白酒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其質量會變得溫潤醇厚。因此,有些人認為白酒越陳越好。其實,並不盡然。雖然白酒沒有保質期,但酒在存放過程中,酒中的醇類會和有機酸起化學反應,產生多種酯類物質,各種酯類都具有各種特殊的香氣。由於酒中的酯化反應相當緩慢,因此,優質酒一般需要貯存三四年,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但是,酯化反應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趨向平衡,出現停止狀態,如果繼續貯存,會使酒精度數減少,酒味變淡,揮發損耗也會增大。特別是目前有些中檔和低當白酒,在勾兌過程中添加了香味劑,這類酒更不能較長時間存放。否則,酒質會變得苦澀膩味。所以,白酒貯存也有適當的時間,並非越陳越好。

白酒易揮發、滲漏,氣溫升高還會外溢。因此,散裝白酒在零售、使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蓋嚴在付貨暫停時,要將酒容器的蓋蓋好,封嚴,以防揮發,減少酒的風耗。

(2)勿太滿容器不要裝得太滿,以免氣溫升高造成酒的外溢。還要經常檢查酒的容器,發現滲漏,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3)減少損耗售取酒時不要距離容器太遠,並要用酒盤接酒。售取酒的工具用完後要及時放回缸內,以保持工具的潮濕,減少酒的皮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機械化、自動化的貯售酒工具將日趨增多,要很好地學習和掌握其使用方法。

(4)適當攪拌白酒是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兩者是無限溶解的。但由於比重不同,酒在貯存過程中,上層的酒度偏高,下層的酒度偏低;如果久存,封蓋又不嚴密,上層的酒口味又會偏淡。為了保證酒度和口味的一致,故在零取前要用一木耙,適當攪拌,上下勾勻。

12.白酒的度及其測定

白酒的酒度,指的是白酒中酒精容量的百分比,也就是酒精的含量。例如:60°的白酒,就是指含有60%的酒精,剩餘的40%基本上就是水。

我國早年沒有酒表,測定酒度是用看酒花和用火燒酒等辦法來確定酒的酒精含量。

看酒花。將酒對上一定數量的水,取一勺一盆,用勺舀酒慢慢由高處向低處倒入盆內,觀察落在接酒盆內的酒“花”大小、均勻程度、保持時間的長短,來確定酒精成分的含量。這種方法的準確率可達90%左右。

用火燒。將白酒斟在內,點火燃燒,火熄後,看剩在內的水分多少,根據水分的數量確定該酒酒精的含量。這種方法,因常受外界條件的影響,所以尚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