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類別1
白酒
我國白酒起源於何時,眾說不一,尚無定論。
一種說法,起源於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有:“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複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的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於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麵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汁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2.白酒的名稱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後統稱白酒、白幹酒。為什麼叫白酒、白幹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幹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幹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幹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幹、曲阜老窖、蘭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範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的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係指製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後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3.中國白酒的特點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餘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優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複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鬱、純淨,溢香好,餘香不盡;口味醇厚柔錦,甘潤清洌,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淨、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倡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製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4.中國白酒的分類
我國白酒在酒類當中是一大類,而且品種繁多。在這一大類中,還能分若幹類別,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可分為:①糧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②瓜幹酒(有的地區稱紅薯酒、白薯酒)。③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米糖酒等。
(2)按生產工藝可分為:①固態法白酒。原料經固態發酵,又經固態蒸留而成。為我國傳統蒸餾工藝。②液態法白酒。原料經過液態發酵,又經過液態蒸餾而成。其產品為酒精,酒精再經過加工如串香、調配後為普通白酒,俗稱大路貨白酒。③調香白酒。用固態法生產的白酒或用液態法生產的酒精經過加香調配而成。④串香白酒。液態法生產的酒精加入固體發酵香醅內重新入甑蒸餾而成。
(3)按糖化發酵劑可分為:①大曲酒。用大曲(指曲的形狀)釀製的白酒。②小曲酒。用小曲釀製的固態或半固態發酵白酒。因氣候關係,它適宜於我國南方較熱地帶生產。用小曲製成的酒統稱米香型酒。③麩曲酒。用麩曲釀製的白酒,亦稱快曲酒。
(4)按香型可分為:①濃香型(亦稱瀘香型、五糧液香型和窖香型)白酒。②清香型(亦稱汾香型、醇香型)白酒。③醬香型(亦稱茅香型)白酒。④米香型(小曲米香型)白酒。⑤其他香型(亦稱兼香型、複香型、混合香型)白酒。
(5)按產品檔次可分為:①高檔酒。是用料好、工藝精湛、發酵期和貯存期較長、售價較高的酒,如:名酒類和特曲、特窖、陳曲、陳窖、陳釀、老窖、佳釀等。②中檔酒。工藝較為複雜、發酵期和貯存期稍長、售價中等的白酒,如:大曲酒、雜糧酒等。③低檔酒。亦稱大路貨,如:瓜幹酒、串香酒、調香酒、糧香酒和廣大農村銷售的散裝白酒等。
(6)按酒精含量可分為:①高度酒(主要指60°左右的酒)。②降度酒(一般指降為54°左右的酒)。③低度酒(一般指39°以下的白酒)。
5.白酒的香型
我國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國家承認的隻有5種:即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決於生產工藝、發酵、設備等條件。也就是說用什麼樣的生產工藝、發酵方法和什麼樣的設備,就能生產什麼樣香型的酒。如:醬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溫製曲、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石窖或泥窖發酵;農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續渣工藝,陳年老窖或人工老窖老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藝和地缸發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濃、醬兩種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藝釀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鳳、董酒、景芝白幹等,其生產工藝也各有千秋。
(1)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以茅台酒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以醬香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頭),香味細膩、複雜、柔順。含瀘(瀘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後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說法),味大於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淡。
(2)濃香型白酒:亦稱瀘香型、五糧液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及五糧液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其特點可用六個字、五句話來概括:六個字是香、醇、濃、綿、甜、淨;五句話是窖香濃鬱,清洌甘爽,綿柔醇厚,香味協調,尾淨餘長。濃香型白酒的種類是豐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團,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濃鬱,入口要綿並要甜(有“無甜不成瀘”的說法),進口、落口後味都應甜(不應是糖的甜),不應出現明顯的苦味。濃香型酒的主體香氣成分是窖香(己酸乙酯),並有糟香或老白幹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諧調,其中主體香(窖香)要明胡,窖泥香要有,也是這種香型酒的獨有風格,但不應出頭,糟香味應大於泥香味,濃香要適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3)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以山西汾酒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它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清香型白酒特點的標準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餘味爽淨。清香純正就是主體香乙酸乙酯與乳酸乙酯搭配諧調,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無雜味,亦可稱酯香勻稱,幹淨利落。總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為:清、正、甜、淨、長五個字,清字當頭,淨字到底。
(4)米香型白酒:亦稱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為代表,屬小曲酒類。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為原料。其典型風格是在“米釀香”及小曲香基礎上,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與B-苯乙醇為主體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氣。一些消費者和評酒專家認為,用蜜香表達這種綜合的香氣較為確切。概括為: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甘洌,回味怡暢。即米釀香明顯。入口醇和,飲後微甜,尾子幹淨,不應有苦澀或焦苦味(允許微苦)。
(5)其他香型酒:亦稱兼香型、複香型、混合香型,屬大曲酒類。此類酒大都是工藝獨特,大小曲都用,發酵時間長。凡不屬上述四類香型的白酒(兼有兩種香型或兩種以上香型的酒)均可歸於此類。此酒的代表酒——國家名酒董酒、西鳳酒。口感特點:綿柔、醇甜、味正、餘長,其特有風格突出。
6.酒曲
根據可靠史料證實,在距今3200年前,我國先民不僅發明了曲來釀酒了。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我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製曲釀酒的國家。
西漢人楊雄著的《方言》一書中記載的地方名曲就達八種之多,當時已出現了餅狀曲塊。到了西晉(公元265~316年),嵇含在其所著《兩方草》中,記述了當時人們在製曲原料中加入一些植物的材料,這是後來釀酒用的“酒藥”的開始。“酒藥”的出現,說明早在公元4世紀,我國製曲已由餅曲發展為大曲、小曲了。
釀酒所用的“大曲”和“小曲”,簡單說就是一種維持微生物(曲黴、毛黴、酵母菌、乳酸菌等)生存和繁殖的養料。製曲所用的原料不同,製出的曲種也就不同。曲種一般有大曲、小曲、麩曲(快曲)等。
(1)大曲是以小麥、大麥或碗豆、小豆為原料,經過菌種培養而製成的。用大曲釀造的酒,香氣突出,味道醇厚,好喝,但生產用量大,糧食消耗多,釀造周期長,出酒率低,成本高,所以價格也高。
(2)小曲是以大米粉和米糠為原料,接種以隔年的小曲為菌種,經自然發酵而成。小曲釀酒,適合氣溫較高的我國南方地區。用小曲釀造的酒,一般是米香型,其香氣、口味都比較淡薄,不如大曲釀造的酒香味濃厚。但用小曲釀酒,用曲量少,出酒率高,成本低,價格便宜。如果在小曲中摻入中藥材,就成為藥曲了。
(3)麩曲是以麥麩為原料製成的。因製曲用的時間少,所以也叫快曲。一般釀造雜糧酒或瓜幹酒、代用原料酒,都是用麩曲。用麩曲釀酒,節約糧食,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便宜。
用曲釀酒的大致過程是,首先把糧食粉碎,放到蒸餾鍋中,煮成澱粉漿。然後將曲塊粉碎拌入,進行糖化反應,使澱粉變成糖水以後,再投入大量的酵母菌,糖水就開始發酵,並產生酒精。然後再經多次蒸餾處理,將酒精提純,最後勾兌酒漿(即加水)方成白酒。
7.白酒的質量指標
(1)農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透明或微黃,無懸浮物,無沉澱。
香氣:窖香濃鬱,具有以己酸乙酯為主體的純正、諧調的酯類香氣。
滋味:甜綿爽淨,香味諧調,餘味悠長。
風格:具有本品固有的獨特風格。
②理化指標
項
目酒精度
(V%20℃)總酸
(以醋酸計)
(克/升)總酯
(以醋酸乙酯計)
(克/升)乙酸乙酯
(克/升)固形物
(克/升)指標38~40
52~55
59~61≥0.6≥3.0≥1.7≤0.4
注:以上係60度標準,低於或高於60度者,按標準換算。
(2)醬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
香氣: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餘香持久。
滋味:醇厚,豐滿,醬香顯著,回味悠長。
風格:具有本品特有風格。
②理化指標
項
目酒精度
(V%20℃)總酸
(以醋酸乙酯計)
(克/升)總酯
(以醋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