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1 / 2)

漫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教學在線

作者:張可祥

已執教高中語文十年的我,雖說沒有桃李滿天下,但時常也會收到來自外地學生的問候,他們提及最多的,是懷念我的語文課。我何德何能值得他們這般懷念?打開記憶的閘門,一件小事浮現腦海:那是剛入職時,血氣方剛的我總希望盡早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可往往事與願違。在一次閱讀調查中,我發現班級裏竟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喜歡看漫畫書,在吃驚之餘,我也開始嚐試閱讀漫畫,理解漫畫,並把漫畫引入教學。正是這無心插柳的嚐試,大大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教學效率也有所提高。

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它能用誇張諷刺的幽默、簡潔直觀的畫麵反映出深刻理性的寓意。漫畫以其解釋性、諷刺性、幽默性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語言、文字所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漫畫,可以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事理更加形象。漫畫以其自身的特點和適於教學的優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有識之士的認可。據筆者近十年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驗,把漫畫引入語文教學是一種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漫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漫畫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課堂效率的提升

漫畫具有諷刺性、幽默性,其誇張的人物形象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字中所描述的抽象的人物形象。高中語文課文中許多蘊藏在筆墨深處的寓意往往給人以無盡的韻味,但有時卻無法用語言進行直觀的描述,此時,引入漫畫就會使抽象枯燥的理論重新煥發生機,變得鮮活起來。

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因為學生生活經驗匱乏,再加上故事背景複雜,很多學生難以準確理解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於是,我讓學生嚐試著把自己的理解以漫畫的形式畫在紙上,這下學生來了興趣,認真地讀,反複地畫。學生用誇張的線條把王熙鳳圓滑世故的嘴臉畫得非常形象,直到下課他們還在交流誰的畫畫得最誇張,最具諷刺性……試想,如果教師單憑語言文字講解,課堂肯定會變得枯燥沉悶、空洞生硬,而恰當穿插語文漫畫,則可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其學習興趣,進而激發他們探究知識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起其高昂情趣,幫助學生開啟智慧之門。教學實踐證明,恰當運用漫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它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漫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活動涵蓋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兩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漫畫表現出生動具體的語文形象,能使學生在思維中形成一定的語文表象,並將其上升或形成為語文概念,最終獲取完整的、係統的、牢固的語文知識。這一過程必將有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

同時,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漫畫反映了作者對複雜的現實問題的敏銳觀察力、高度概括力及獨立的批判精神。利用漫畫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切實可行。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發散思維,有效發掘語文漫畫所蘊涵的意義,感受、體驗、探究、尋找語文現象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