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以知足的心境對待一切(1 / 2)

要以知足的心境對待一切,將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拒之門外,才能擁有內心永遠的寧靜和淡泊。

有一個鐵匠打了兩把寶劍,剛剛出爐時它們一模一樣,又笨又鈍。鐵匠想把它們磨快一些。其中一把寶劍想:這些鋼鐵都來之不易,還是不磨為妙。於是,它把這一想法告訴了鐵匠。鐵匠答應了它。

鐵匠去磨另一把寶劍,這把寶劍沒有拒絕。經過長時間的磨礪,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磨成了。鐵匠把那兩把劍掛在店鋪裏,不一會兒就有顧客上門,顧客一眼就看上了磨好的那一把,因為它輕巧、鋒利、合用。而鈍的那一把,雖然分量重一些,鋼鐵多一些,但是無法把它當寶劍用,它充其量隻是一塊劍形的鋼鐵而已。

同樣出自一個鐵匠之手,兩把寶劍的命運卻是天壤之別:鋒利的那把又薄又輕,而另一把則又厚又重,前者是削鐵如泥的利器,後者則隻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擺設、一個包袱。

人生的很多道理,也大抵如此。人生的目的、誌向以及欲望都不是多多益善,不應該是麵麵俱到,而是把已經掌握的東西得心應手地去運用,它跟寶劍一樣,劍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輕越好。無論過多的物質追求、過多的財富,還是過多的享樂,都像劍刃上多餘的鋼鐵,應該毫不吝惜地磨掉,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所以必須要舍棄一些不必要的欲望。

欲望就像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難以滿足。貪欲太多,就會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我們的身上,使自己身心崩潰、不能翻身,人生也變得疲憊不堪。

有一則故事:一個後生從家裏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拿此事去考考禪院裏的老禪者。來到禪院,他與老禪者一邊品茗,一邊閑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者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老禪者的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老禪者見狀,問道:“為何如此驚訝?”

“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麼能知道呢?”後生解釋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通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是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者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老禪者說:“其實,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都不得解脫。”

一隻風箏,怎麼飛也飛不上萬裏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矯健的馬,個性剛烈套上馬鞍而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個分房指標,常常讓我們坐立不安;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次比賽,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成功,常常讓我們忘乎所以;一次失敗,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皆因繩未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