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南達 締造蒙醫藥帝國之路(3 / 3)

蒙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曾經孕育出燦爛的文明。對於古老曆史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也在阿南達的思考範圍內。

如果有機會,阿南達一定會到距離烏蘭鎮130公裏外的阿爾寨石窟看看。在茫茫大漠草原懷抱之中的一塊丘陵地上,一座孤零零的紅砂岩石小山聳立在那裏。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裏,自然地侵蝕與人為的破壞,已經讓這裏不複當年的勝景。傳說,這裏曾是成吉思汗練兵的場地,至今還有一個有兩處凹陷的石岩,據說那是成吉思汗的座椅。阿南達喜歡坐在那裏,眺望遠方。他說,這是祖先留給後人的寶藏,必須保護好,讓世界了解蒙古族的曆史,也讓後人能夠了解祖先曾經的輝煌。

對於蒙醫藥方,阿南達說他準備在書中把自己所知道的秘方全部寫進去,推動蒙醫藥走向國際化。事實上,包括蒙醫在內的中華醫學,不被外國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限於秘方,不能公開成分,由此也就無法檢測其安全標準。阿南達明白,蒙醫要形成國際化,就必須完全透明。“其實秘方雖然重要,但蒙醫學傳承最重要的還是診斷,不會診斷,給你方子也沒用。”

大愛——付諸行動

阿南達的蒙醫藥帝國之路可謂碩果累累,但他並沒有唯利是圖的貪婪功利之心,同樣,阿南達運用慈善和公益事業的洋洋大愛,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每年他都會拿出幾百個名額給貧困患者免費看病,並在自己家鄉為150多戶貧困職工家庭發放終身免費治療卡和每年資助孤兒及貧困大學生近百人。他並不把慈善當成富者之仁的施舍,他認為這是一個社會人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

今年年底,阿南達在北京的第一家蒙醫館將正式營業。牌匾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的題字,在題字的時候,阿南達特意將自己的名字改了一個字,寫作“阿南德蒙醫館”,由“達”改作“德”,為的就是提醒自己永不忘崇尚醫德。

其實,這個“德”字早已成為阿南達立人、立醫之本。

年幼時的阿南達就已經給父親打下手了,父親開完藥方後,阿南達就會幫著抓藥。父親經常到旗(縣)裏給別人看病不在家時,阿南達就會給他們按方抓藥。

一次,有個患者胃疼的厲害,但這天偏偏父親不在家,阿南達就學著父親的樣子,從藥房裏取些蒙藥,囑咐病人如何吃。果真,那個病人吃完藥後胃不疼了。等父親回來後,那個病人說了很多讚揚阿南達的話,原以為父親會誇獎他幾句,不料父親卻狠狠地罵了他一頓:“病治好了是件好事,萬一吃錯了呢?人命關天!這是我們醫德中最不能容忍的,你犯了最危險的錯誤。”

這次的經曆讓阿南達明白了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必須同在。

18歲,阿南達隻身前往北京雍和宮學習佛學和醫學,期間有一年多的時間,阿南達被分配看管藥師殿。雍和宮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不允許有明火的。然而生平第一次,阿南達見到那麼多絕望的病人。來雍和宮祈禱的患者,大多數是因為求醫無門,才會祈求菩薩保佑。每當看到這些人絕望的眼神,阿南達總忍不住讓他們點上一盞酥油燈,重燃他們對生命的希望(對於藏傳佛教的信徒來說,酥油燈作為“十供養”之一,代表著光明與希望)。“哪怕就點五分鍾,他們走後我再熄掉。”

還有一次,一位母親連續三天來為患有白血病的女兒祈禱,額頭磕得都瘀血了。阿南達再也不忍心旁觀一個絕望的母親,冒著違反“僧徒不許看病”禁令的風險,去兒童醫院看了她的女兒。“當時我也沒什麼藥,給了幾個瑪尼丸,幫助那個小女孩從精神上減輕了一些痛苦,延長了一個月的生命。”

如今,阿南達的聲名遠播,全國各地的患者會慕名而來尋求幫助。阿南達堅持每個月8日、9日兩天回到鄂托克蒙醫院坐診。所以,每到這兩天,都是蒙醫院最忙的兩天,雖然阿南達已經盡力多診治一些病人,可是仍然不能滿足病患的需求。一大早,在阿南達的診室外就排了長長的隊伍,一些身患重病的病人就算躺著也要躺在診室外的長椅上等著阿南達,生怕錯過。所以,阿南達身邊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天是阿南達最忙最累的兩天,診治到淩晨三四點是常事,因此盡力不去打擾他。心疼兒子的父母為了見阿南達一麵,也隻是在門診室外看上一眼,母親將親手做的飯菜放在他的桌旁後悄然離開。

靠著智慧勤勞富裕起來的鄂爾多斯市,廣闊的土地上,依然生活著一些貧困的牧民。每當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阿南達都會免去他們的醫藥費。阿南達說,他看病有三個原則:家庭貧困的不收費、60歲以上的老人不收費和出家人不收費。遇到家庭特別貧困的患者,他還會通過收購藥草的方式救濟他們。

蒙藥的藥材大多來自草原上的植物資源,所以,為了幫助那些特別貧困的家庭阿南達會教給他們認藥采藥,然後再從他們手中收購,幫助其渡過難關。一個跟隨阿南達醫治了5年的肝病患者說,他就是信服阿南達。他是呼和浩特星光集團的一名普通職工,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日子——2007年8月5日,在北京幾個大醫院檢查過後,他被確診為早期肝癌。這對花甲之年馬上就要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他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隨後是北京、上海、天津各大醫院的輾轉治療,花了20多萬的巨額醫療費後,效果寥寥,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天價藥費讓他們力不從心。後來,他找到了阿南達,阿南達對病情的診斷和隨後幾個療程的用藥,讓他心服口服。而所需的醫藥費對於他這樣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來說,也是完全能夠承擔的。看著眼前這個爽朗的北方老人精神矍鑠地和記者聊天,難以想象這是一個和癌症病魔鬥爭了五年的病人,采訪快結束的時候,老人底氣十足的說:“到今年8月5號就整整五年了,我相信阿南達還會讓我再延長這個時間的!”

在阿南達周圍的朋友口中,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給你講上幾個阿南達的故事。提到阿南達,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布赫說,阿南達不僅醫術高超,醫德也是一流的。不管刮風下雨,隻要有病人需要,阿南達一定會風雨無阻,有一次下大雪,阿南達非要連夜趕去100多公裏外給人看病。朋友勸他說,雪天趕夜路太危險,明天一早再去吧。阿南達卻說:“病人需要我”,執意要走。結果夜裏兩點多朋友突然接到電話,阿南達在路上不幸出了車禍。當朋友關心地問阿南達是否無恙時,另一邊阿南達卻著急地吼出:“你快開車來接我,車碰壞了,那邊病人還等著呢。”

阿南達,一個年輕的身軀,微笑是他最美的表情,在那笑容裏卻承納了人們的尊重,還有愛!那愛,來自於他對生命的執著、虔誠的熱愛,更來自於他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愛著身邊的每個人,尤其是每一個渴望生命健康的人。

曾經,他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縱馬馳騁,成就偉業,追逐自由的版圖。如今,他在祖先踏過的土地上,縱橫捭闔,藥到病除,拓展生命的領域。

眺望遠方,讓自己融入藍天白雲之間,天、地、人,讓心靈在蒼穹翱翔,成功的路在延伸!

責任編輯 張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