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用餐禮儀樣樣觀(2)(2 / 3)

茶會是一種更為簡便的招待形式。它一般在西方人早、午茶時間,上午十時、下午四時左右舉行,地點常設在客廳,廳內設茶幾、坐椅,不排座位,如為貴賓舉行的茶會,入座時應有意識地安排主賓與主人坐在一起,其他出席者隨意就座。

茶會就是請客人品茶,故對茶葉、茶具及遞茶均有規定和講究,以體現該國的茶文化。茶具一般用陶瓷器皿,不用玻璃杯,也不用熱水瓶代替茶壺。外國人一般用紅茶,略備點心、小吃,亦有不用茶而用咖啡者,其組織安排與茶會相同。

工作進餐是又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按用餐時間分為工作早餐、工作午餐、工作晚餐,主客雙方可利用進餐時間,邊吃邊談問題。它的用餐多以快餐分食的形式,既簡便、快速,又符合衛生。

此類活動一般不請配偶,因它多與工作有關。雙邊工作進餐往往以長桌安排席位,其座位與會談桌座位排列相仿,便於主賓雙方交談、磋商。

二、宴請的準備

1.確定宴請對象、規格和範圍。其依據是宴請的性質、目的、主賓的身份、國際慣例及經費等。

2.確定宴請的時間、地點。宴請的時間應對主、客雙方都合適,不要選擇對方的重大節日,有重要活動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宴請的地點可分為兩種情況:如是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動,一般安排在政府、議會大廈或賓館內舉行;其餘單位宴請則按活動性質、規模大小、形式等實際可能而定。

3.邀請。宴會邀請一般均發請柬,亦有手寫短箋、電話邀請。邀請不論以何種形式發出,均應真心實意、熱情真摯。

4.訂菜。宴請的菜譜根據宴請規格,在規定的預算標準內安排。選菜不應以主人的喜好為標準,主要考慮主賓的口味喜好與禁忌。菜的葷素、營養、時令與傳統菜及菜點與酒品飲料的搭配要力求適當、合理。地方上宜以地方食品招待,用本地名酒。菜單經主管負責人同意後,即可印製,菜單一桌備二至三份,至少一份。

5.席位安排。總的原則,既要按禮賓次序原則作安排,又要有靈活性,使席位安排有利於增進友誼和席間的交談方便。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座位,也可隻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隻排桌次或自由入座。國際上的習慣,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外國習慣,男女摻插安排,以女主人為準,主賓在女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國習慣按各人本身的職務排列,以便於談話,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

6.現場布置。宴會廳和休息廳的布置,取決於活動的性質和形式。官方正式活動場所的布置,應該嚴肅、莊重、大方,不宜用霓虹燈作裝飾,可用少量鮮花(以短莖為佳)、盆景、刻花作點綴。如配有樂隊演奏席間樂,樂隊不要離得太近,樂聲要以輕柔。最好能安排幾曲主賓家鄉樂曲或賓客所喜歡的曲子。

一般說來,宴會可用圓桌,也可用長桌或方桌,一桌以上的宴會,桌子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各個座位之間也要距離相等。冷餐會的放菜台一般用長方桌,酒會一般擺設小圓桌或茶幾。宴會休息廳通常放小茶幾或小圓桌。

7.餐具的擺放。根據宴請人數和酒、菜的數量準備足夠的餐具。餐桌上一切用品均要清潔衛生,桌布、餐巾都應漿洗潔白熨平。玻璃杯、酒杯、筷子、刀叉、碗碟,在宴會之前應洗淨擦亮。

(1)中餐具的擺放。中餐用筷子、盤、碗、匙、小碟等。小杯放在菜盤上方。右上方放酒杯,酒杯數與所上酒的品種相同。餐巾疊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於菜盤上。我國宴請外國賓客,除筷子外,還擺上刀叉。醬油、醋、辣油等佐料,通常一桌數份。如果準備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應備有放筷子和勺子的碟子,其中一套放於主人麵前。餐桌上應備有煙灰缸和牙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