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用餐禮儀樣樣觀(2)(1 / 3)

紀念物品:有的主人為每位出席者備有小紀念品或一朵鮮花。宴會結束時,主人招呼客人帶上。遇此,可說一兩句讚揚這小禮品的話,但不必鄭重表示感謝。有時,外國訪問者,往往把宴會菜單作為紀念品帶走,有時還請同席者在菜單上簽名留念。除主人特別示意作為紀念品的東西外,各種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煙等,都不要拿走。

致謝:有時在出席私人宴請活動之後,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謝。

遇到意外情況宴會進行中,由於不慎,發生異常情況,例如用力過猛,使刀叉撞擊盤子,發出聲響,或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應沉著不必著急。餐具碰出聲音,可輕輕向鄰座或向主人說一聲“對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招待員送一副。酒水打翻濺到鄰座身上,應表示歉意,協助擦幹;如對方是女士,隻要把幹淨餐巾或手帕遞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幹。

另外,在宴會上還要注意排位法,中餐與西餐的排位法有所不同。

中餐的桌次安排應以主桌為準,將主賓安排在主桌,其他各桌也要主客穿插安排,台下並列的第一桌一般都是留給主人或貴賓的。桌次較多時,可在桌麵上排上序號。入席不要捷足先登,隨意亂坐,一般要等待安排或主人的招呼。如果請柬上寫明了桌次和席位,你也別急著就座,要等主人或主賓入座後,才由椅子的左邊入席。就座時要向其他賓客禮讓。

西餐的位置排列與中餐有相當大的區別,中餐多使用圓桌,而西餐一般都使用長桌。如果男女二人同去餐廳,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還得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若隻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對麵。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麵。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那麼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西餐還有個規矩,即是:每個人入座或離座,均應從坐椅的左側進出。舉行正式宴會時,坐席排列按國際慣例:桌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右高左低,桌次多時應擺上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距離主人座位的遠近而定。西方習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

宴請禮儀的基本常識

宴請,指盛情邀請貴賓宴飲的聚會,是人際、社交乃至國際交往中最常見的禮儀活動之一。宴請通常是為了應酬答謝、祝賀共勉、聯絡感情、結交朋友、增加接觸機會、討論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及增進友誼等目的。各國宴請都有自己國家或民族的特點與習慣,這裏主要介紹國際上通用的形式和做法。

國際上通用的宴請形式有四種:宴會、招待會、茶會、工作餐。每種形式均有特定的規格和要求。

宴會指比較正式、隆重的設宴招待,賓主在一起飲酒、吃飯的聚會。宴會是正餐,出席者按主人安排的席位入座進餐,由服務員按照已經設計好的菜單依次上菜。按其規格又有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之分。

1.國宴。特指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為國家慶典或為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來訪而舉行的正式宴會,是宴會中規格最高的。按規定,舉行國宴的宴會廳內應懸掛兩國國旗,安排樂隊演奏兩國國歌及席間樂,席間賓主雙方有致詞、祝酒。

2.正式宴會。這種形式的宴會除不掛國旗、不奏國歌及出席規格有差異外,其餘的安排大體與國宴相同。有時也要安排樂隊奏席間樂。賓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許多國家對正式宴會十分講究排場,對餐具、酒水、菜肴的道數及上菜程序均有嚴格規定。

招待會是指一些不備正餐的宴請形式。一般備有食品和酒水飲料,不排固定席位,賓主活動不拘形式。較常見的有:

1.冷餐會。此種宴請形式的特點是不排席位,菜肴以冷食為主,也可冷、熱兼備,連同餐具一起陳設在菜桌上,供客人自取。客人可多次進食,站立進餐,自由活動,邊談邊用。冷餐會的地點可在室內,也可在室外花園裏。這種形式適宜於招待人數眾多的賓客。

2.酒會。又稱雞尾酒會,較為活潑,便於廣泛交談接觸。招待品一般以酒水為主,略備小吃,不設坐椅,僅置小桌或茶椅,以便客人隨意走動。酒會舉行的時間亦較靈活,中午、下午、晚上均可。請柬一般均注明酒會起訖時間,客人可在此間任何時候入席、退席,來去自由,不受約束。雞尾酒是用多種酒配成的混合飲料,酒會上不一定都用雞尾酒。通常雞尾酒會備置多種酒品、果料,但不用或少用烈性酒。飲料和食品由服務員托盤端送,亦有部分放置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