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接打電話需要注意禮儀(3)(2 / 3)

說:“你好!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某。請問某先生在嗎?”如果是秘書接的,等本人來接時,還需再報一次姓名和單位。為使對方能聽清楚,說話節奏應比交談時稍慢些。

即使是經常通話的人,也不可省去自報姓名這一道手續。不應想當然地認為對方能聽出自己的聲音,以致對方在接電話時還得分神猜想是誰打來的電話。

報名字時也不可隻說“我是約翰”,因為天下同名的人甚多,人家也許弄不清你到底是張約翰,還是李約翰。所以即便自己的名字相當古怪,也應報出全名。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推銷的方式,可以使對方加深對你的印象。

13.如果想留言請對方回電,切記要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即使對方是熟人,雙方經常通話,這樣做,也至少能使對方不必分神再去查電話號碼簿。同時別忘了告訴對方回電話的最佳時間。在你有可能外出時,記住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對方是在外地,則最好說明自己將於何時再掛電話,請其等候,切不可讓對方花錢打長途來找你。

14.要問對方此時打去電話對方是否方便

突然打電話,成為“不速之客”,也是不文明的做法。要弄清是否有必要在電話中討論這些問題。有些問題麵對麵地交談更為合適。

對必須在電話中討論的問題,還應考慮何時去電話於對方更方便。有的公司希望一上班就接這樣的電話,以便能有一整天的時間可做其他事情,而有的則寧願在一天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再來這樣的電話。如果想定期和對方進行這種討論,應征詢對方定在哪一天、哪一個鍾點更為方便。這樣做,既是為了使對方定下心來與你從容討論,同時也是個風度問題。在別人正忙時去電話打擾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電話中要說明打電話的目的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應實事求是,即不可多報,也不能少說。明明需占用一刻鍾,切不可隻說:“可以占用你幾分鍾時間嗎?”應該說:“湯姆,我想和你談談分配方案的事宜,大概需要一刻鍾。現在就談,你方不方便?”

有時你可能隻是為了和對方約定一個對雙方都方便的時間再去電話,但如果對方說“現在不行”,則不宜再推遲。

如果不得不在對方不方便的時候去打攪,應當先表示歉意並說明原因。

15.要讓對方知道通話時是否另有人在聽,或一會兒有人要來。

如擬用揚聲電話,尤其需要事先說明。可以這樣說:“王明,現在李強也在,他可以隨時回答有關生產方麵的問題。”

16.妥善組織通話內容

最好事先把有關資料(如報告文本)寄去或電傳過去,使對方能有所準備。通話時,雙方可對照資料交談,以便節省時間。采購人員可事先發去“意向函”,扼要說明基本建議,讓對方加以考慮,甚至標明有疑問的地方,以供討論時參考。

通話時,要把本方意見分為若幹個部分,每部分之間稍作停頓,使對方能及時做出反應。不要長篇大論,否則,到頭來卻發現原來對方已經另有想法,白費工夫。

通話前應寫出發言要點,不可臨時現想,致使說話缺乏邏輯性。開始時應扼要說明通話目的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指出雙方的分歧所在,最後稍加歸納,解決問題。

通話前要把所有資料都準備好,不要臨時東翻西找亂抓一氣。對提綱上所列要點應講完一條勾掉一條,以避免分心或遺漏。

17.心聽

在電話中交談時,常有聽不清的時候,所以應特別注意集中注意力。有人打電話常愛東張西望,動動桌上的東西,心不在焉。這種習慣很不好,容易影響通話的效果,最好邊談邊做筆記。

18.思想不可開小差

這樣才能提高通話效率,同時也是尊重對方的表現。切不可邊打電話邊和身邊的人交談,這是很不禮貌的。萬不得已不得不暫時中斷通話時,應向對方說:“對不起,請稍等一會兒。”

通話時如有人無意中闖入,此人應自覺退出。否則,你可向話筒說聲“對不起”後,有力而堅決的請那人退出,可以說:“等我打完這個電話後再和你談。”

如果辦公室有來客時電話鈴響了,可以暫時不接,除非你一直在等這個電話。如屬於這種情況,則應向來客說明情況。

19.注意自己的語言

措辭和語法都要切合身份,不可太隨便,也不可太生硬。

稱呼對方時要加頭銜。如:“博士”、“經理”等。有的婦女喜歡被稱為“小姐”,就不要用“夫人”來稱呼。切不可用“親愛的”、“寶貝”之類輕浮的言語。無論男女,都不可直呼其名。即使對方要求如此稱呼,也不可用的過分。

說“你”字開頭的話時應慎重。像“你忘了”、“你必須”、“你忽略了”之類的話,即使語調再平和,在電話中聽去也使人有被質問的感覺。提意見時不妨用發問的形式,比如:“您能不能在星期四把那份材料送來?”或“那份報表您搞完了嗎?”等。或者用“我”字開頭,說:“我星期四需要那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