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通話即將結束時出現線路中斷,也要重撥,繼續把話講完。否則,就像交談中途棄人而去,是很失禮的事。況且,即使你的話講完了,對方可能還有更多的要講。要是在一定時間內打電話的一方仍未重撥,接電話一方也可撥過去,並且可以這麼說:“不知在中斷時你是否還有沒有講完的事?”
線路中斷常發生於“持機稍候”或等待轉接電話的時候,雖然令人惱火,但再接通時也可顯露任何不滿。因為也許對方是不了解電話係統而出的差錯,並非出於故意。但作為請人稍候或接轉電話的一方而言,應主動表示歉意並迅速接通對方所需要的電話。
(七)通話時受到幹擾
通話時經常受到各種幹擾。如果你走進別人的辦公室時,他正在與別人通話,應輕聲道歉並迅速退出,否則就是失禮。
如果通話時間不會太長,所談也並非什麼保密的事,接話人也許會示意你坐下稍候,此時應盡可能坐在一旁等待,但決不可出聲幹擾。隻有當接話人請你就所談問題發表意見時才可插話。一般來說,最好裝作根本沒有聽見雙方的談話。
如果接電話時室內已經有人或通話時有人闖入而沒有退出室外,你可先對話筒說聲“對不起”,然後有禮而堅定地對進來的人說:“我待會兒再去找你。”示意其退出。
進來的人如果確有急事非馬上找正在打電話人,隻能將要談的問題寫在便條上放在他的眼前,然後再退出。
對於不知趣沒有退出的人,應在事後向其指出,告誡其下不為例。
(八)回電話的技巧
一個人無法迫使別人準時回電話,但可以巧妙地應付這種情況。
遇到有人來電話抱怨你的同事沒有給對方回電話,可以采取以下三種對策:
1.含糊其辭,熱情相待。切記不可胡亂許願。可以這麼說:“他現在不在,要不要給他留個條?”要是對方已經來過電話催問,則可以說:“是呀,昨天你還來過電話催過。留言條我已經交給他了。”這樣把責任又推回給了同事。提供虛假的信息,如“我們星期幾已經發貨了”,但事實並非如此,貨到星期五才發出去,可這要比不提供任何信息要好些。
2.再次留言。這隻意味著承諾對方把信捎到,雖然仍不能盡如人意,但也隻能如此。在留言條上不妨說明這已是對方第二次來電話催問,而且是生氣雲雲。
3.如有可能,為來電人解決問題。比如,如果事情正好也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少見)。這樣做不僅能為自己贏得聲譽,也可為公司帶來好處。但事後千萬不可對那位同事說,更不要奢望他會有所回報。在處理一些小問題(如索要年度報告副本之類)時,這個辦法也很有效。
如果那位同事知道後,主動對你表示感謝,則不妨斷然告訴她:“對方很是生氣。我也為不得不表示遺憾。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出這種事了。”
在催人回電話時,最好先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想一想。他也許正忙得焦頭爛額,實在抽不出時間,還可能是留言條被丟失了,他壓根兒就未曾看見。不妨等一段時間後再去電話,不要心急火燎地馬上就催。有這樣一個例子:某會議組織人想安排一個人在會議上講話,但一直得不到回音,叫他十分惱火,最後才得知那個人原來出了車禍。
催問時切不可言語尖刻,形同質問,而應換一種心平氣和的說法,但同樣也能表達出自己的迫切心情:“我知道,自己是星期二才給你去的電話,隻是事情太急,你能不能在今天下班前給我個回信?”同時還可以明確而不失禮貌地表示自己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你看什麼時候去找她合適?”或“有沒有別人能給予幫助呢?”
如果是熟人沒能及時回電,則在留言中不妨確定個最後時限。比如說:“請轉告他,我必須在今天下午三點鍾以前得到他的回音,以便能把會議所需的材料電傳出去。”也可以這麼說:“要是中午以前還沒得到他的回電,我將認為他已經同意了。”這兩種說法都給自己留下了餘地,又不致使接電話者為難。
如果來電催問的人在電話中抱怨、發牢騷,應表示同情和理解。可以這麼說:“實在對不起,沒能盡快去電話。”或是:“又讓你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如有正當理由不得不耽誤一段時間,也應如實說明,取得諒解。總之,對於對方的迫切心情,決不可表現出漠不關心。
(九)沒有時間談話
為了提高通話效率,在接電話前最好準備好作記錄的紙和筆。如果在自己很忙的時候突然有人打來電話,不妨適當加快通話速度。辦法是,不打斷對方,自己盡量少講,隻在弄不清的地方提問,但不可離開主題,最後應以幾句話總結對方的要求。如說:“這麼說您是想為某職位物色三位候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