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食物中毒(2 / 2)

扔掉爛菜不可惜

新鮮的蔬菜中含有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它們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果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遇到幹旱或在收獲後存放不當,發生腐爛變質時,細菌和酶便可將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亞哨酸鹽是—種有毒的物質,食用後能引起中毒。所以,盡量食用新鮮蔬菜,如果暫時不吃的也要注意保鮮,已經腐爛變質的蔬菜就不能再吃了。

有黑斑的番薯

番薯即紅薯、山芋、地瓜。由於味道甜美可口故被人們所喜愛。但如果在購買時不會挑選,則會引起中毒。首先看如果表皮是褐色或黑色斑點的番薯,說明已受到黑斑病菌的汙染。這種菌排出的毒素中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酵,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的肝髒有劇毒。這種毒素用水煮、火烤均不能破壞掉。因此,無論是生吃,或是熟吃黑斑病番薯,都能引起中毒。多在吃後24小時內發病,主要症狀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重者有高燒、頭痛、氣喘、嘔吐、抽搐、神誌不清、昏迷,甚至死亡。對此病目前無特效療法,重在做好預防,發現中毒病人,盡快送醫院搶救。預防中毒的辦法是:不吃變質、發硬、味苦的番薯和黴變的薯幹,再則是貯存前先將番薯表皮曬幹。

變質的銀耳

銀耳又叫白木耳,有天然野生和人工培養之分,人工培植的銀耳易受黴菌汙染。因為,培養基床中都要加麥麩、棉籽餅、豆餅、鋸末等物質,其溫度和濕度有利於黴菌的生長,收獲的銀耳如不及時曬幹,黴菌就會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吃了變質的銀耳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嘔血、咯血、血尿、全身有出血點、皮膚黃染、昏迷、抽搐等症狀,最後發生腦水腫或肝壞死而死亡。據研究認為,這種中毒是由黃杆菌外毒素引起的。現市售的絕大部分為人工培植的銀耳。因此,凡貯藏過久,受潮變質,出現微酸或異味的銀耳,絕對不能食用。

黴變的涼粉

涼粉是一種爽口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新鮮涼粉呈白色或青白色,較透明、用筷子夾有彈性且有筋勁,鼻嗅無任何異味。但若將製成的涼粉塊,置於室內數日,不及時曬晾通風,粉塊上就會出現紅、黃、綠等雜色黴斑或黴點,筷夾之軟而糟、嗅之有程度不同的酸或臭味,這樣的粉塊就已黴變了。黴變的粉塊中含有毒性很強的紫青黴毒素。人吃了這種黴變的涼粉,就會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痛、抽搐及呼吸困難等症狀,重者則昏迷休克,如搶救不及時將會死亡。這不是一般的細菌性食物中毒,而是黴變性食物中毒,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中毒。所以,千萬不要食用黴變的涼粉。

長白膜的醬油

醬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是烹調食物中很重要的佐料。醬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人體蛋白由20種氨基酸組成,醬油中就有17種,可見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在溫暖的環境中,尤其是在夏天,醬油很容易被一種叫產膜性酵母菌汙染,長出一層白膜來,出現這種現象,說明醬油已經發黴,當然也可能有其他雜菌汙染,如輕者及時撇去白膜,加熱後食用,嚴重者,已經有黴菌毒素產生,就應棄之不吃。但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這種醬油,最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