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來自核試驗和原子能和平利用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的不合理排放,汙染了土壤、
水和空氣,可直接或間接汙染食物。
微生物的來源
人類食物上微生物來源是多種多樣的。綜合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來源:
1.空氣中的微生物。由於空氣中缺乏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水分少,比較幹燥,又有陽光照射,因此,微生物在空氣中是不能生長繁殖的,隻能以浮遊的狀態存在於空氣中。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來自地麵,幾乎所有土壤表層存在的微生物,均可能在空氣中出現。從空氣中分離得到的微生物是抵抗力比較強的一些類群,且耐幹燥和耐紫外線能力很強,這些微生物可附著在塵埃上,或被包在微小的水滴中懸浮在空間。所以,空氣中的塵埃愈多,汙染的微生物也愈多。如果塵埃中的有機物增多,微生物的數量就會顯著增加。下麵是在各種環境中1米3空氣中的細菌含量。
但下雨或下雪以後,空氣的微生物的數量就會顯著下降。
2.土壤中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表層土壤是含微生物最多的場所,這是由於土壤中含有各種微生物所需要的基本營養物質和生長繁殖的條件。
3.來自人體及動植物上的微生物人體及動植物體表,可以受到生活環境中微生物的汙染。在健康的人體表麵、動植物的體表,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內,都存在一定種類的微生物。當因病原微生物寄生而造成疾病時,患病者的體內就會產生大量病原微生物,並向體外排菌。寄生於植物體的病原微生物,雖然對人和動物沒有感染性,但是有些植物病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卻是有毒性的,能夠引起人、畜食物中毒。
4.水中的微生物江、河、湖、海及下水道中都含有很多微生物,甚至溫泉中也可找到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主要來自土壤、空氣、動物排泄物、動物屍體、凋敗的植物、工
廠和生活的汙水等。其次,在泉水與海洋中,因為有其特殊的條件,也有其固有的微生物。在水中發現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但由於受到水的類型、有機物在水中的含量以及微生物之間拮抗作用等等因素的影響,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微生物汙染食物的途徑
食物被微生物汙染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方麵:
1.人體的體表不僅帶有許多微生物,而且消化道和呼吸道中也有。因此,人的衣物、手、糞便、唾沫都是傳播微生物的媒介。
2.從水中帶來的微生物。許多人為了除去蔬菜上麵夾帶的泥沙,便將收獲了的蔬菜,
拿到塘水中漂洗,卻不知蔬菜經漂洗的同時也將塘水中的微生物帶到了蔬菜的表麵。在水產類的食物表麵也帶有來自江、河、湖、海中的微生物。
3.屠宰廠和收購站是各種微生物易於繁殖的場所,食物從這些地方出去,總會帶有一些微生物。
4.貯存食物的地方,也是鼠、蠅、蟑螂等一些小動物經常活動的場所,在這些小動物的體表或消化道內均帶有大量微生物,它們是微生物的傳播者。
5.從農田采收的各種農產品的表麵,都可帶有各種不同的微生物。
6.盛裝食物的用具不幹淨,或包裝食物的材料不幹淨,也會造成微生物的汙染。
總之,食物處在自然的環境中,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汙染,因此,食物的保藏方法,也必須是從控製微生物生長繁殖和減少微生物汙染和這兩個方麵來入手。
用煤火直接烘烤食物不僅不衛生,而且會危害人體的健康。因煤燃燒時會產生苯並芘類物質,汙染食物,食物在烘烘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苯並芘,苯並芘有致癌作用。此外,煤炭中含有鈾或其他放射性物質,能自發地放射出一些射線,當放射性元素隨食物進人人體之後,會對人體產生內照射,如照射劑量較高時,會對人體產生內輻射損傷,引起白血病等癌症,還可引起白內障等疾病,所以千萬不要在煤火上直接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