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貯存常識(1 / 3)

食品貯存常識

食油保存要決

食用油脂存放時間如果較長就會發出難聞的哈喇味,這就是說食油已發生了酸敗。食油酸敗後,不僅營養價值降低,不容易被吸收,而且變質嚴重的食油還會引起人體中毒。外界的陽光、溫度、水、金屬、氧是加速食油中脂肪酸敗的重要因素。其中,氧是油脂氧化反應的直接參與者,空氣中氧越多,氧化反應越快,溫度越高,油脂氧化酸敗的速度越快。金屬中的銅對油脂酸敗有極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會加速食油酸敗,用其盛放的食油將發生氧化,30天即發生酸敗。所以儲存食油時,要注意避免高溫和光照,最好用棕色瓶子裝,然後密封避光保存,注意不能往油裏加水。在葷油裏可添加天然的抗氧化劑,如花椒、丁香、大料、茴香、桂皮、生薑等。應將食油貯存在綠色或棕色的玻璃瓶中,並密封置於陰涼處,避免與陽光和空氣直接接觸,而且容器要清潔。不要用含有鐵、銅、錳、鉛等元素容器盛裝植物油,因為這些元素能加速油脂的酸敗。

如果我們能注意以上幾點,就可以延長植物油的保存時間,防止出現“哈喇”味了。

牛奶保存要決

牛奶保存不能凍。生活中經常有人為圖方便一次性買許多牛奶冷凍存放,慢慢食用,這是不科學的作法。牛奶中有三種性質不同的水分,其中遊離水含量最多,呈遊離狀態,不與其他物質結合,隻起溶劑的作用,當牛奶陳凍結時,遊離水先結冰。牛奶凍結是由外向裏凍,裏麵包著蛋白質、脂肪、鈣等幹性物質。隨著冰凍時間的延長,裏麵幹性物質的含量相應增多,而幹性物質不結冰。解凍後,奶中蛋白質易沉澱,凝固而變質。因此,牛奶不要冰凍保存,一般低溫3度左右即可。

另外,保溫瓶放牛奶易變質。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了食用方便,有人就把煮好的奶灌進保溫瓶中保存起來,什麼時候喝什麼時候倒。他們認為煮沸的牛奶在保溫瓶裏與空氣隔絕,可保存一段時間。其實這種吃法很不科學。因瓶內的溫度會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瓶內空氣中的細菌,在適當的溫度下會利用牛奶中的蛋白質作為培養基,大量地生長繁殖,2—3小時後牛奶就會變質。如用變質的牛奶喂養嬰兒,或給病人食用,就可能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或發生食物中毒。牛奶合理的吃法是喝多少煮多少,煮了的應一次喝完,或保存在低溫下,決不能用保溫瓶保存。

還有,牛奶裝在塑料容器中也會產生異味,而且牛奶中的營養成分也會遭到破壞。盛放塑料容器內的牛奶,光照24小時後奶中的維生素C全部破壞,維生素B2也有所減少。因此,牛奶不宜盛放在塑料容器內。

雞蛋要豎著放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雞蛋的隨便放置,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新鮮的雞蛋蛋白濃稠,能有效地把蛋黃固定在蛋白中央。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中有的粘液被慢慢脫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這時如把雞蛋橫放,因蛋黃比重比蛋清小,蛋黃會上浮,靠近蛋殼,變成貼殼蛋或靠近蛋殼。如果把雞蛋豎著,並將氣室朝上,這樣蛋黃就不容易帖殼,可延長保存的時間。

醬油保存時間有期限

有人認為醬油和酒一樣,保存時間超長越好。其實不然,醬油生產出來,保存時間一般為3個月,若超過保存時間,則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因為,醬油消毒的並不徹底,時間一長,就可能有黴菌生長,影響醬油的風味和營養價值。另外,醬油鮮美的味道,就是由於在醬油的製作過程中,蛋白質分解後形成的穀氨酸產生的,穀氨酸在醬油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在半年以後,醬油中的穀氨酸漸漸變成焦穀氨酸,這樣醬油就變得沒有原來那麼鮮美了。因此,醬油不宜長久保存,時間越長,風味就會變得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