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幼兒
2-3歲幼兒營養要求
據一些幼兒專家的研究,2—3歲的孩子喜歡按固定不變的飲食習慣進食,比如堅持用同樣形狀.同樣顏色的餐具,按固定的座位坐,按原來的就餐順序,甚至愛吃固定不變的飯菜花樣。因此,如果改變進餐方式和飯菜花樣時,必須事先向孩子說明原因,並用啟發誘導和鼓勵的方法,讓孩子樂意配合。通常用遊戲的口氣讓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如“小白兔最愛吃胡蘿卜啦,你看它們吃得多香啊。”因為幼兒最喜歡小動物,常把自己比作某種小動物,願意模仿它們,這樣一說,孩子們就會高高興興吃起來。當孩子不願吃魚時,可用讚揚的口氣說,“今天的魚燒得真香,小花貓可愛吃魚啦”。鼓勵孩子們去嚐試。
3歲孩子活潑、好奇、容易受大人對食物態度的影響,比如幼兒園阿姨在開飯時,一邊盛菜一邊叨叨,“又是這菜,我最討厭吃胡蘿卜啦”。孩於就會立刻用勺敲著菜碟,邊敲邊抗議地嚷嚷,“不吃胡蘿卜,臭胡蘿卜”結果,這頓飯就吃不好,孩於們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給孩子吃飯時;大人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態度。
3歲孩子特別喜歡吃蛋羹、肉丸了以及帶餡的食物,如包子、餃子、餡餅及夾熟肉、熱腸的饅頭片、夾果醬、芝麻醬或奶油蜂蜜的麵包片以及裹雞蛋和菜絲的春卷、小薄餅等。他們還喜歡吃帶湯的菜和拌有肉、菜的爛飯。溫和鮮美的味道、鮮明的色彩、規則的圖形,容易為年齡小的幼兒所接受。他們對某些不常接觸的食物如木耳、黃花菜、紫菜、海帶甚至某些水產品常持懷疑的態度,不願輕易嚐試。油膩的.粘滑的食物都不受孩子的歡迎,而整塊,整片的醬肉和紅腸、方肉,熏圓腿等能直接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則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當孩子拒食某種食物時,千萬不可強調有營養而硬灌、硬塞。特別是多次強迫他吃某種食物而造成孩子的反感情緒,會使他今後一生部討厭那種食物。當發現孩子不愛吃某種食物時,先別責怪孩子,應該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孩子不愛吃,比如蒸絲糕,上麵除了果丁,為了美觀還要加些紅綠絲,這種紅綠絲常帶苦味,許多孩子不愛吃,結果就連甜甜的絲糕也不吃了。
2-3歲幼兒飲食安排要點
2歲以後的幼兒走路已經十分自如,活動範圍也不斷擴大,智力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所以這一階段要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來滿足幼兒的需要。
1.要注意食品的多樣化:糧食、豆類、肉、魚、蛋、奶、蔬菜、水果、油、糖各類食品都要吃。各類食品之間調配得當,即葷素食、粗細糧食品攝入比例適當,不能偏食,保證營養均衡。每天應吃主食100-150克,肉、蛋、魚類食品約75克,蔬菜100-150克,外加250克左右的牛奶。
2.2歲以後幼兒已長出20顆左右的乳牙,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將蔬菜、肉類等食品切成細絲、小片或小丁即可。既能滿足幼兒營養需要,又能適應幼兒的咀嚼能力。米飯、及餃子、包子等各類麵食對幼兒來說都是適宜的。
3.幼兒的飲食要考慮到色、香、味、形及品種變換,以增進幼兒的食欲,但是不要給幼兒吃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咖哩、酒類、咖啡等,也不宜給幼兒吃油餅、油條、炸糕等油炸類食品。
4.根據幼兒食量大小,每天安排三餐一點,以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食物和營養。可以選用牛奶、酸奶、水果、營養餅幹等作為點心,但應控製嬰兒吃點心的時間和數量。避免影響正餐。
嬰幼兒進食和消化能力訓練
1-3歲嬰幼兒吃飯時常常會將飯菜含在嘴裏努來努去,長時間不下咽,或者不願吃飯隻想喝牛奶或吃米糊,2-3歲的嬰幼兒吃牛奶仍習慣於用奶瓶,這些飲食行為不僅使家長傷透腦筋,醫生有時也常為此頭痛,藥物治療見效甚微或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