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營養與乳汁的關係
乳母營養狀況的好壞似乎對泌乳量無多大影響,隻有在熱量攝入低於—定限度時才能減少泌乳量。一般說來,乳脂例如脂肪酸和磷脂類可受乳母膳食的影響,但是膽固醇則不會。脂溶性維生素在乳汁中的含量則受到乳母膳食的影響。乳汁中水溶性維生素的含量則由於體內該維生素轉運機製的下同.有的受母親膳食含量的影響,有的則不受影響。乳汁中的乳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電解質,一般不受乳母膳食含量的影響,而有些則例外,例如硒、鋅等,其機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總的說來,乳母營養可以影響乳汁中營養素含量,從而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與健康。為了保證乳汁的質量,乳母的營養素攝入量要增加。
拒絕母乳喂養的種種理由
除了乳母本人的精神心理上準備不足和認識不正確能影響母乳喂養以外,其他因素如乳頭疼痛、腫脹、淤奶、乳腺炎等也可能直接影響母乳喂養。
乳頭疼病是哺乳母親最常遇到的問題,通常出現在剛開始喂奶的幾天,或每次喂奶前乳汁流出之前。有許多原因可引起乳頭疼痛,最常見的是喂奶時乳頭位置不合適。如果嬰兒隻吸住乳頭而不吸住部分乳暈,則乳汁流出不暢,嬰兒一用力吸時就可引起乳頭疼痛。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將嬰兒從乳頭移開的方法不正確。例如當嬰兒正在吸奶時突然將其拉開,嬰兒仍用力吸拉乳頭而引起疼痛。有時因喂奶間隔時間太長,嬰兒餓而用力吸奶也會引起疼痛。喂奶前後未用肥皂水或酒精洗乳房而保持奶頭清潔幹燥,也會引起乳頭破裂。因此,每次喂奶後應該用清水把乳頭洗淨,用清潔的布或紙輕擦,使其自然幹燥才好。
乳頭腫脹也是哺乳母親常遇到的問題。哺乳期乳房增大,由於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和乳汁的壓力,使乳房變得更加敏感,容易觸痛。經常喂奶或用手將乳汁擠出,可以減輕乳頭腫脹。如果在擠奶之前,先用溫毛巾熱敷一下,可以減輕觸痛。有時由於前部乳汁的淤積或阻塞乳腺導管,也可引起淤奶而發生紅腫與變硬。當發生淤奶時乳母應充分休息,熱敷乳房、輕輕按摩使淤腫逐漸消退。淤奶通常是乳腺炎的一個危險信號,乳腺炎有乳房疼痛、紅腫、發燒,應及時加以診治。
嬰兒出生後應盡早開奶,通過母嬰同室實現盡早開奶,勤吸奶,能促進乳汁分泌並增強母親對母乳喂養的信心。采取合適的喂奶姿式可使母親精神得到放鬆,此時吸吮反射將十分有效。
另有一些媽媽自己認為母乳不足而放棄母乳喂養,其實有許多乳母隻要堅持母乳喂養,其奶量就會增多的。家庭成員的鼓勵支持也極為重要,因此母乳喂養應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去除母親生理與心理上影響母乳喂養的所有因素,來實現母子身心健康與嬰幼兒腦體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