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實性原則
銷售人員必須正確介紹醫藥商品的性能、用途、用法、用量不得誤導用戶。按GSP廣告宣傳。
(四)有效性原則、禁忌和注意事項等
是指醫藥商品所必須具有的,由有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有關性能、效用、時效性等指標,醫藥商品的有效性是企業信譽的重要保證。因此,企業應從合法的醫藥企業進貨,對其合法資格確認,做好記錄。
(五)社會性原則
是指企業必須滿足社會各行各業。
(六)經濟性原則
醫藥商品銷售是一種經濟活動,企業要在銷售活動中實現為國家和企業建設積累資金,就必須講求經濟效益,貫徹經濟性原則。
(七)適應性原則
是指醫藥商品經營企業要針對消費對象和醫藥商品的特點開展銷售活動。
(八)穩定性原則
是指醫藥商品銷售要保障市場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對醫藥商品的需要。
醫藥商品銷售策略
醫藥商品的銷售策略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目標市場,從發揮企業經營能力的優勢出發,對醫藥商品銷售的一係列問題作出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對策,力求以最少的銷售費用取得較好的銷售效果。銷售策略的內容很廣泛,現擇其要點作概略介紹。
一、均衡策略
均衡是指宏觀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均衡,微觀上與醫藥經濟自身發展的均衡。醫藥商品銷售要注意與地區發展規劃、人們的健康水平、品種與數量、銷售網點布局的均衡。要優化購銷計劃,以銷定進,擴銷增效,會審協調。
二、供應廠商的優化策略
企業要堅持按需、擇優的進貨原則。以需求為導向,加強市場調研。在選擇醫藥商品及比較供貨單位的條件時,應將醫藥商品的質量放在首位,確保采購商品具有符合質量要求的進貨程序。其包括購進商品的基本要求,首次收購其商品的企業的質量審核、首次經營品種的質量驗證、進貨計劃的質量征詢、進貨合同的質量條款、進貨實施的質量評審等主要環節。要注意選擇在市場適應力、質量保證力、新產品開發能力方麵強的供應者;注意選擇在價格競爭力、產品差異力、推廣促銷力方麵強的供應廠商;注意選擇優先供貨力、及時供貨力、優惠供貨力強的供應廠商;注意選擇曆史凝聚力、盛衰互補力、廣告宣傳力強的供應廠商。注意選擇收購率高、毛利率高於平均毛利率、履約率高於平均履約率、退貨率低於平均退貨率的供應廠商。以質量、效率取勝。
三、品種結構的優化策略
醫藥商品更新速度快,在銷售中必須保持良好的品種結構。醫藥經營企業經營的品種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1.尖子層要突出商品新,要抓地產新品、進口合資新品、各地具有特色的新品,並加強廣告宣傳、資料分析,公關策略等。
2.重點層要銷量擴大要抓住一批吞得進、吐得出的大宗品種,以量取勝。要注意提高進貨批量,贏得供應廠商;拓寬銷售地域,擴大市場占有率;要善於捕捉時機,擴大進銷差,獲取高效益。
3.基礎層要拓寬品種要注意品種齊全,以滿足多層次需求的社會效益;要精心經營,薄利多銷增效;要著眼長遠,即使一次虧本但能提高企業信譽,以信譽取勝。還要從購銷趨勢、對象、主要品種、合同執行、庫存等方麵對品種結構分析優化。
四、商品價格的優化策略
價格是市場的杠杆,它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規模和效益,價格是市場銷售中最敏感的要素。價格優化的目標是盈利、促銷、增譽。其優化的依據主要有成本價格、進貨價格、市場價格。藥品價格優化要善於把握五個彈性。
1.對象彈性包括①層次結構:指銷售對象所處層次,其渠道長度、中間環節不同,價格亦應不同;②地區:指不同地區銷售費用不同,價格亦不同;③關係不同:指不同對象的合作時間、程度不同,價格亦不同。
2.數量彈性①總額作價:即一定時期內達到一定數量,給予適當的折扣和讓利,鼓勵買方多購;②批量作價:重點品種推銷一次批量較大時給予優惠價格,結合數量和進銷成本;③協議作價:即協商定價。
3.貨源彈性是指要俏貨看漲,平貨看變、滯貨看落,成長階段要高,成熟階段要穩,衰退階段要降。
4.綜合彈性指要考慮綜合效果,靈活掌握,寧局部虧,而全局盈;寧利率低,而利潤高;寧利潤少,而品種好。
5.操作彈性指運用價格策略要講究操作。如時間上力爭早半拍;降低幅度上低半分;兌現上快半步,合同執行上快一些,盡量避免價格漲落的談判糾紛。此外,還有習慣價格、聲望價格、心理價格、新產品定價等策略。
五、商標策略
藥品必須有注冊商標,並具有專用權。商標的策略主要包括商標的設計與管理。一個良好的商標設計應符合市場所在地的法律規範;應表示出企業或產品的特色;造型美觀,做到構思新穎,便於識別與記憶。企業要充分利用名牌商標的信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