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它始於對某種事物的熱烈期盼,形成於擔心失去這些期待、希望。焦慮不隻停留於內心活動,如煩躁、壓抑、愁苦,還常外顯為行為方式。表現為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夢中驚醒等。短時期的焦慮,對身心、生活、工作無甚妨礙;長時間的焦慮,會使人麵容憔悴,體重下降,甚至誘發疾病,給身心健康帶來影響。要掌控你的情緒,就要有效控製焦慮。
失意時你怎麼想
34歲的費清早已把博士學位揣入懷中,在別人眼中她是當之無愧的女強人。但在丈夫和小女兒的眼裏,她卻是個沒有感情的“工作狂”。費清是一家谘詢公司的投資顧問,在工作中她遇到許多客戶的谘詢委托,有些是她不熟悉的領域,但為了擴大客戶群,她就先把業務接下來,然後再惡補這方麵的知識。幾年的時間裏,已經是博士的她還拿下了注冊會計師、審計師、律師資格,如今又在讀工商管理碩士,也快畢業了。但她仍覺得自己的知識欠缺,很多東西還不懂,覺得還要再學點什麼。
丈夫對她一肚子的埋怨,本來也身為博士的丈夫也想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但是為了愛情他把所有的家務都承擔下來,但是現在妻子卻把所有的溫存都給了學習,讓他很失望。最可憐的就是他們的小女兒,整天被放在寄宿幼兒園,周末回家也常常見不到到處奔波上課的媽媽。當丈夫、女兒想和費清一起看看電視時,她也隻是看時事新聞、財經新聞,丈夫常說她越來越沒有情趣了,他們的婚姻堡壘也不再堅不可摧。近來,費清的身體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好,經常出現惡心、焦躁等症狀。
很多人都在說:“唉,生活充滿壓力!”甚至連小孩也開口說:“讀書上學壓力真大!”
總有這樣的現象:
孩子說:“明天考試成績公布,我今晚一定睡不好!”
媽媽說:“看著孩子的功課一天比一天退步,我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先生說:“最近業績不好,回到公司都感到戰戰兢兢!”
婆婆說:“每當兒子夜歸,我就坐立難安!”
“睡不好”“不知該怎麼辦好”“戰戰兢兢”“坐立難安”,表示心中有焦慮。
當一個人心中感到焦慮,意味著他有壓力了。
因為焦慮是人處在壓力底下一種生理及情緒上的不愉快、不舒服的感覺。
換言之,“考試成績公布”“孩子功課退步”“工作表現欠佳”“兒子夜歸”等生活事件,已經變成壓力事件了!
近年來,許多22~35歲的擁有高學曆的正常成年人常會突發一種奇怪的疾病: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也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但突發性地出現惡心、嘔吐、焦躁、神經疲憊等症狀,女性還會並發停經、閉經和痛經等婦科疾病,發病間隔不一定,起病時間也不一定。有關專家認定,這是一種身心障礙,未正式公布的名字是:焦慮綜合症。
焦慮已經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可是很多人在焦慮的情緒生起時,往往不曉得自己正處在焦慮的狀態底下!
警惕“隱形殺手”
卡耐基在他的書中提到一個石油商人的故事:
我是石油公司的老板,有些運貨員偷偷地扣下了給客戶的油量而賣給了他人,而我卻毫不知情。有一天,政府的一個稽查員來找我,告訴我他掌握了我的員工販賣不法石油的證據,要檢舉我們。但是,如果我們賄賂他,給他一點錢,他就會放我們一馬。我非常不高興他的行為及態度。一方麵我覺得這是那些盜賣石油的員工的問題,與我無關;但另一方麵,法律又有規定“公司應該為員工行為負責”。若萬一案子上了法庭,就會有媒體來炒作此新聞,名聲傳出去會毀了我們的生意。我焦慮極了,開始生病,三天三夜無法入睡,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是給那個人錢還是不理他,隨便他怎麼做?
我決定不了,每天擔心,於是,我問自己:如果不付錢的話,最壞的後果是什麼呢?答案是:我的公司會垮,事業會被毀了,但是我不會被關起來。然後呢?我也許要找個工作,其實也不壞。有些公司可能樂意雇用我,因為我很懂石油。至此,很有意思的是,我的焦慮開始減輕,然後,我可以開始思想了,我也開始想解決的辦法:除了上告或給他金錢之外,有沒有其他的路?找律師呀,他可能有更好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