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提升自我——睿智男人的智慧資本(3)(2 / 3)

驕傲和抱怨是男人成功的大敵

沒有任何快樂比得上放棄快樂所帶來的愉快,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更加深切、更加精妙,給人更多的快樂和安慰,這就像幻滅之後重新發現令人欣喜若狂的東西一樣。

有人說,告別幸福是智慧的開始,並且是最終找到幸福的必由之路。沒有任何快樂比得上放棄快樂所帶來的愉快,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更加深切、更加精妙,給人更多的快樂和安慰,這就像幻滅之後重新發現令人欣喜若狂的東西一樣。

馬可·奧勒留的幸福,就像勒南自己的幸福一樣,是否僅僅得自於自己放棄了快樂之後感到的快樂,在一切都幻滅之後重新找到欣悅的事物呢?如果這樣的話,少一些智慧,我們不要為任何事物感到心醉神迷好了。但是智慧怎麼會願意宣布自己不再感到迷醉呢?它追求的難道不是真理嗎?有沒有一種真理,會在一顆虔誠地信仰真理的心靈深處扼殺它對真理的愛呢?告訴你說人是邪惡的,自然是不公平的;正義一無是處,愛情軟弱無力,所謂真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教給你,如果它沒有同時向你揭示某些更大的主題,揭示那些投射在幻滅之地的更加燦爛輝煌的光明,這光明比在你身邊搖曳的相形之下黯然失色的光線照亮了更加遼闊廣博的範圍。我們向別人宣告,我們非常滿足,而我們覺得滿足的事物簡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這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隱含著難以言說的驕傲,最可憐的驕傲。這樣的滿足實際上不過是遺憾罷了,它太遲鈍呆板,抬不起自己的頭;那些不再願意繼續探索,了解真相的人都隻會抱憾不已。

那些認為自己有責任斷然放棄所有幸福的人,是不是同時也放棄了還沒有轉化成幸福的某些事物呢?況且,除此之外,我們曾經告別的快樂到底是什麼呢?當然,棄絕所有損害別人利益的幸福是對的;但是在哲人眼中,損害他人利益的幸福已經不再是幸福。他隻會在最終發現更加澄明深厚的幸福,那麼在無意中他是否放棄了所有次要的價值呢?

你千萬不要把信仰建立在以鄙視某種現存事物為基礎的智慧或快樂上麵;因為對什麼都看不慣和對什麼都牢騷滿腹——牢騷是惹人鄙視生厭的後代——它隻是為那些衰老病弱的人提供的避難所。我們有權力嘲笑某種快樂,隻有當這嘲笑完全是無意識的,我們才可以這樣做。

但是隻要我們聽到自以為是和鄙夷、譴責的聲音,隻要我們容忍它們在我們的心中泛濫,使我們痛苦不堪,那麼我們棄絕的快樂就應該是我們仍然執著以求的快樂。

我們必須警惕自己的靈魂不要潛入某些寄生性的美德。牢騷往往隻是寄生,即使它沒有使我們內在的生活變得虛弱不堪,也不可避免地會使我們的靈魂搖擺不定、遊移不安,就像蜜蜂在外來物闖入蜂房會停止工作一樣,美德和靈魂的力量也是如此,如果牢騷和自高自大闖了進來,它們會丟開所有的工作,熱情地圍在這個客人身邊,好奇地問這問那,而這個客人喚醒了我們靈魂深處的驕傲;因為隻要發牢騷是自己的主要意識,幸福就隻能在驕傲中找到自己的根源。如果有人事事牢騷滿腹、抱怨不斷的話,他最好首先放棄自己的驕傲為他帶來的愉悅,因為驕傲和抱怨都是愛慕虛榮並具有欺騙性的。

男人須以成功者為師

仔細觀察行善者的行為,不恥下問,向能者求教,學會用他們的思維和角度來分析問題,並對比自己作為局外人的想法,找出其中的差異,看看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仔細觀察行善者的行為,不恥下問,向能者求教,學會用他們的思維和角度來分析問題,並對比自己作為局外人的想法,找出其中的差異,看看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