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兒童的教育與再教育工作中給家庭以個別化的幫助。

應引起注意的是,教師的社會工作不能取代他應該完成的基本的教育與教學工作,教師在社會工作中表現出的積極性也隻能作為評價其工作時的一個補充的要素。

(7)教師的個性品質。

在評價教師的勞動時,還應考慮他的個性品質。它們是:教師的一般文化素養、與他人的接觸、工作認真程度、教育的策略性、對同事與學生持尊重的態度、熱愛勞動、積極性、對批評的耐受性、個人的紀律性等。

校評審委員會在考核教師時,還必須參考家長委員會、社會人士代表對教師的意見,以及居民教育委員會與民警局兒童科對學生行為的反映。為了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在條件許可時,可依據文件資料,或由有經驗的專家通過對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分析,對教學與教育過程的質量作出鑒定。

2、教師工作考核的區別化指標

教師工作考核的一般指標表明了對教師多樣化活動進行評價的統一性。但是,還必須規定一些特殊指標,以便對教師的活動作出具體評價。

(1)二級教師的區別化評價指標

二級教師職稱授予,是依據教師在教育與教學工作中的成績以及最終結果。其衡量指標如下:

①工齡不少於三年的有經驗教師;

②其學生的知識水平較高,該評價是通過專家檢查加以確認的;

③經專家鑒定,確認其課堂教學與教育措施具有高水平的技藝;

④帶教學科小組或選修課,其學生經常參加奧林匹克競賽;

⑤由其擔任班主任的班級能遵守紀律,從事有益的活動,兒童組織給予良好的評語;

⑥能注意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經常在教學法聯合會上發言,並在教師進修學院上課或參加課堂討論;

⑦能做好家長工作,獲得家長的尊重,並得到家長委員會的確認;

⑧遵守紀律,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2)一級教師(工齡不少於5年)

該職稱的授予對象是在教育與教學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績並已獲得二級教師職稱者。

①通過兩度考核,呈請授予一級教師職稱;對有才能的教師,可根據自己的願望,提前進行考核。

②送走不少於兩個班的小學、中學10年級或11年級的畢業生。

③其學生具有高度的知識水平,該評價基本上得到專家委員會的確認。學生中極少學業不良者,即使出現,亦有充分理由說明其原因。

④帶教學科小組或選修課,其學生能積極參加奧林匹克競賽(如果有的話)並獲獎。

⑤其畢業生能順利通過技校與大學的入學考試(根據學生的才能)。

⑥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其班級在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麵名列學校前茅。該班學生有教養,在校期間以及畢業後,均能參與社會公益勞動。對此指標的評定應考慮家長委員會的和學生組織的意見。

⑦卓有成效地做了大量家長的工作,家長、家長委員會及居民教育委員會對此予以肯定。

⑧教師不僅以自學方式提高業務水平、修完教師進修學院的課程,而且應采用現代工作方法,係統地幫助青年教師,擔任教學法聯合會或先進經驗學校的指導員並經常在教育委員會以及以教育為主題的讀書會上發言。

(3)高級教師

高級教師職稱授予具有一級教師職稱並在教育與教學中取得傑出成績的教師。

①教師的工齡不少於8年,有提前考核的可能性。

②送走不少於3個班的小學、中學10年級或11年級的畢業生。

③學生具有高水平的知識,順利進入高等學校或技校,或在高年級學習優良。

④給予青年教師很大幫助(根據教師的意見),出色地完成教師進修學院的課程。

⑤是研製並提出某些工作方式與方法,或改進某些工作方式與方法的教師革新家。

⑥發表若幹篇文章或在教育集會上發言。

(4)教師工作不稱職的基本指標

①嚴重破壞道德準則(道德敗壞、吸毒、酗酒、受賄)。以上行為隻要存在一項就可作為進行提前考核(緊急考核)的理由並據此停職。

②由於教師的過失造成學生知識水平低下。

③教學質量不合格(學科知識差,盡管獲得幫助與建議,亦不善於掌握現代講授方法)。

④不善於維持紀律、整頓班級秩序(缺乏與學生的接觸、存在大量的衝突性情境、學生對學科態度冷漠、教學過程缺乏組織、無責任心)。

附帶指標:

⑤經常破壞行政部門與檢查機構為改進工作質量所做的指示。

⑥破壞勞動紀律、藐視社會輿論。

⑦實際拒絕有經驗的教師和行政部門的幫助,或完全不善於考慮專家的建議。

有關教師評審的條例規定,各級教師職稱僅授予直接從事兒童工作的人員。學校行政人員、教育組織的督導在具有與其他教師持平的教育工作水平和相應的工齡時,亦有權獲得相應職稱。在對寄宿學校和兒童之家的教養員進行考核時,有關教學工作的結果與質量的條款可不作評定。

俄羅斯教師的進修

俄羅斯教師進修製度比較集中統一,計劃性強。教育部負責製定原則與方針,由各共和國教育部來推進教師的進修活動。在教育部和國民教育局裏都設有教學法專家。學校在校長領導下設立校務會議,實行一長製和會議製相結合的管理方式。

教師的進修機構主要有:①高等院校的函授部和夜校部——大學、教育學院的夜間部和函授部近年來發展較快,主要幫助中師畢業的在職教師完成高等教育課程,或者幫助僅有一門專業的教師獲得第二門專業而進行在職培訓。1984年高等院校的函授部和夜校部有200多所。②專門的進修機構——教育科學院(全國主要的教育研究中心,負責教育及教學方法的研究,規定全國的教育課程及教科書,同時作為各地展開的教師進修活動的典範)、教師進修學院(作為提高教育技能、推廣先進經驗的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提供在職或實習教師最新教材教法,負責各科課程改革及教師的進修,根據1968年的《教師進修學院標準規程》,中小學教師每五年必須參加教師進修學院的講習會一次,時間一至二個月,經考試合格發給證書。1984年教師進修學院有188所,主要分期分批輪訓中學教師)、校長進修學院(以中學校長為主,規定校長有義務每五年參加一次進修教育),以及地區教學法中心(進行教學方麵的技術指導,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方法。各地都設有教學法中心,1984年有4700多個)。③各加盟國的“教育會”、各地的“教育會議”。④廣播電視或函授機構。⑤教師在職的中小學——新任教師由校長指名有經驗的教師負責指導。

俄羅斯的《普通教育學校及職業學校改革的基本方針》表明:今後要不斷改善提高教師資質,把教師進修機關作為提高教學技術、推廣普及優秀實踐經驗的學術性教授法中心。在這些進修機關裏開設各種講座,讓有經驗的實際工作者參加。從事教育工作者每4~5年接受一次再教育是適當的。近來年,比較重視廣播電視教育、校內進修函授課程、流動實驗室及流動圖書室(這是教師進修學院創設的,可以幫助解決各地學校教師在物理、化學、生物教學上由於實驗設備不足而遇到的困難,也是教師進修的場所之一),以及加強教師的自我教育。由於地廣人稀,教師進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函授教育方式。

教師通過在職進修可以獲得更高學曆及取得新的學科任教的資格。俄羅斯教師在職的進修的特點可以概括為:①有計劃、有組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長期的教師進修計劃,各地的教師進修學院發揮的作用很大。②規模大——每年有四五十萬名教師在各個進修機構中得到訓練。③重視政治思想教育,使教師工作政治社會化。④重視心理學和教育學,要求教師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使教育的實施不固守對原有經驗的依賴。⑤重視教學實踐,強調實習的重要性,並把理論或體驗應用於實際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