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居危思進:學習助你工作更出色(1)(2 / 2)

係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風喚雨的顯赫人物,30歲即擁有了幾十億美元的資產;32歲成為日本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2004年《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顯示,係山英太郎個人淨資產49億美元,排行第86位。他的賺錢秘訣何在?係山英太郎回答道:“善於學習是製勝的法寶。”係山英太郎一直信奉“終身學習”的信念,碰到不懂的事情總是拚命去尋求解答。通過推銷國外汽車,他領悟到銷售的技巧;通過研究金融知識,他懂得如何利用銀行和股市讓大量的金錢流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後來年齡漸長,係山英太郎仍不甘心被時代淘汰。他開始學習電腦,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網絡公司,發表他個人對時事問題的看法。即使已進老邁之年,係山英太郎依然勇於挑戰新的事物,熱心了解未知的領域。

正是憑借終身學習的精神,係山英太郎讓自己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之上。所以,如果你想事業有成,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義,就請把“終身學習”當做你的人生信條吧。

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無論知識還是技術都是日新月異、高速發展。你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如果你抱守殘缺,你遲早會被曆史所淘汰。社會在不斷進步,你也需要加快自己的腳步,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更新。

不要認為學習隻是階段性的任務,學了一些東西就夠了。要知道你所學的不過是滄海一粟,還有很多很深的東西等待你去掌握。你該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時刻學習,終身學習。

當然,有的人也許會說,我現在已經功成名就了,我還需要學習嗎?是的,你需要。你的功成名就隻能說明你曾經的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如果你想維持這種成功或者是更上一層樓,你就需要學習。如果你不思進取,停滯不前,你很快就會發現你的成功不過是曇花一現。

隻有堅持做學習的人,才能在事業上不斷取得成功。我們來看一下李嘉誠的例子:

李嘉誠是一位終身學習的楷模。小的時候,李嘉誠想方設法博覽群書,為自己的成長和事業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年輕的時候,李嘉誠努力學習粵語和英語,為自己立足香港提供了保證。即使後來功成名就了,李嘉誠也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現在,李嘉誠已年逾花甲,但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他除了學習有關經濟和科技方麵的知識外,還特別喜歡看名人傳記,從中吸取經驗和智慧。

李嘉誠沒有因為成功和年齡而放棄學習,學習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曾問李嘉誠,他靠什麼贏得成功。李嘉誠回答說,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李嘉誠不僅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信條,更是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證明了終身學習的巨大力量。

終身學習既是非常簡單又是極端困難的事情。說它簡單是因為學習不是一件必須正襟危坐的事,它就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它的內容無限廣泛,它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一個故事,一次經曆,一番談話……都可以讓你收獲良多。生活中處處都值得你學習,你不要讓一個個學習的機會與你擦肩而過。用心觀察思考,勤於動手動腦,隨時隨地地學習才是正事!說它困難是因為我們或者因自滿而中途放棄,或者把它當成一種苦差事而不願做。

不要把學習想象得很艱難、很複雜,抱定信念,一路堅持下去,你的人生就完滿了。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太傻了。但你該知道,傻瓜般的堅持才是真正的聰明之舉。

危機是危險也是契機,經驗是寶藏也是陷阱

身在職場,會經常麵臨各種困難、各種危機,尤其是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我們隨時麵臨不確定的危機。危機是危險也是契機,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對於你來說就是危險,如果你時刻做好應對準備,也可以將危機變成契機。

古時候有個叫項羽的名將,有一次打仗時,他的軍隊和敵人的軍隊隔著一條河對峙,他軍隊的人數遠遠小於對方軍隊的人數,於是他軍隊的人都人心惶惶,都想撤退,隻有項羽一個人決心和敵人決一死戰,他把他的軍隊拉到了河的對岸,過了河以後,他下令把渡河用的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用的鍋全部砸壞,然後帶領軍隊衝向敵人,終於把敵人打敗了。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

它說明在危機麵前,能激發人們的力量,使危機轉化為契機。隻要我們積極麵對,把危機當成企業發展的機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總能找到化解危機的方法,化危機為契機。相同的道理,經驗是寶藏也是陷阱。如何利用好經驗,讓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寶藏,而不是陷阱,需要努力學習,善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