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理解別人。理解首先是尊重他人,即使對方不尊重你的時候,也要適當地請求對方尊重。每當遇到人際交往的障礙時,都要轉換角度想問題。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是解決矛盾的捷徑。
第四,學會表達。說白了就是要學會說話。很多人之所以傷害別人的感情,引起別人的反感,原因就出在說話上。此外,要注意表達的細節。比如,說話的語調往往表現著你的態度,身體動作和姿勢也是溝通的方式,這些細節都需要注意。
第五,學會自重。自重不是尊重別人,也不是尊重自己,而是你要是覺得自己“重”,即覺得自己重要或了不起,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偷著“重”去。你“重”與“不重”和別人沒關係,也沒人關心或理會。
總之,溝通要記住3句話:敢於溝通,勤於溝通,善於溝通。溝通要記住16個字:欣賞、尊重、寬容、平等、信任、負責、誠信、熱心。
個人優勢與團隊優勢互補
人是一個團隊生命的元素,團隊協作精神是一個企業整體營銷核心競爭力的“靈魂”,是有效履行企業營銷變革戰略新層次、新高度、新視野使命的關鍵因素,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和把握人與企業的關係;認真地培養企業骨幹人才、核心人才、普通人才的團隊精神,全麵地提高企業整體營運的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
華盛集團的老總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有合群的需要。我們同是華盛人,從加入華盛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華盛這個團體的一分子。每個華盛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華盛這個團體,也影響著華盛這個團體。如果一位員工缺少團結協作的精神,即使在短時間內不會給集團造成危害,也不可能為集團帶來長遠利益。如果一位員工脫離團隊,不能采取合作的態度做一件工作,那麼團隊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團隊效率就會降低。隻有以團隊目標為個人目標,以團隊利益為個人利益,維護團隊榮譽,這樣的個體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集團希望每一個華盛人都能以優秀的協作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來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及外在形象,與華盛同進退、共榮辱。”
我們還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如此地關注和重視團隊與合作。現在的創業和經營環境完全變了。商品已經是供大於求,市場也被嚴重細分,成熟的大公司控製甚至是壟斷了主要的市場份額。現在再來創業或是讓企業快速長大,已經遠不是個人英雄所能完成的了。團隊與合作,越來越被我們所關注和重視。
關於合作,我們能滔滔不絕地說出許多的原則來,比如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等。可是,現實生活卻是:那些按這些“完美”的團隊合作原則組建的合作團隊,不是矛盾重重,就是散夥了事。這時我們才發現,事情要遠比這些所謂的合作原則複雜得多。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還“不懂”合作。
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認同合作。價值觀是什麼?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對待生活和事業的態度,就是決定事物走向的“方向感”。當價值觀不同時,團隊的方向感就會四分五裂,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常見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企業在完成困境下的積累後,由於對企業方向感認同上的差異,而出現的團隊分裂。
我們常見有人感歎合作上人的性格差異等,而造成的相互抱怨和牢騷。表麵看,這似乎是性格上的差異造成的,其實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的。相同或近似的價值觀,會帶來彼此的信任和崇敬。信任和崇敬,是消除性格差異最有效的手段。信任會讓我們靜下心來,真誠地傾聽和溝通;而崇敬會讓彼此的野心和欲望,得到有效的收斂和控製。
事實上,越是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越是要有極強的價值觀上的認同。如果沒有價值觀上的統一,一個人的優勢或能力越強,越是容易使野心和欲望極度地膨脹,散夥或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是我們常說的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