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潮州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寺廟。住持雲寂和尚想在自己的兩個弟子一寂和二寂中選一個繼承衣缽。於是,他就把兩個弟子召到方丈室,交給他們每人一袋穀種,讓他們去播種,等到穀熟豐收後再來見他,誰收的穀子多就讓誰做未來的住持。穀熟之時,一寂挑來了一擔沉沉的穀子,而二寂卻兩手空空。雲寂問二寂原因,二寂很是慚愧地說,自己沒有種好,穀子根本就沒發芽。雲寂便讓他做了未來的住持。一寂很是不服,雲寂便說明了原由,原來他給兩個弟子的穀種都是煮過的,煮過的穀種又怎會發芽呢?
從這個故事中李嘉誠悟出一個道理——真誠是為人處世之根本。
於是,李嘉誠立即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會上李嘉誠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評,他承認是因為自己的經營失誤才拖累了工廠。他真誠地給全體員工賠禮道歉,請求他們的諒解;並保證從今以後,自己會與員工同舟共濟,絕不會損害員工的利益來保全自己。全體員工都被李嘉誠的真誠所感動,有些員工還流下了眼淚。由於李嘉誠能夠真誠地善待員工,在全體員工及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長江實業終於進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由此可見,成功並不取決於我們的年齡、學曆或社會背景,甚至不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財富有多少,成功往往取決於你的態度,隻有做人真誠實在,我們才能夠成功。
身在職場,我們應該在做事之前先做人,跟同事交往時要以誠相待,才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回顧曆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守得住信譽的人,他們與人交往絕不會偽裝真誠,相反,他們是靠著自己的誠信才贏得了周圍人的信任,獲得了最終的成功!
記得有一位成功的銷售大師曾經說過:“你永遠無法說服任何人買任何東西,因為那隻對你有好處,顧客要的是對他們有好處的東西;同樣,你若想要成功,就必須要付出真誠。”隻有你付出了自己的真誠,你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身在職場,如果我們不能夠真誠待人,我們就會沒有信譽;如果你想要靠偽裝真誠來求得自己事業的發展,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將自己的飯碗打翻。真誠是為人處世之根本,誠信做人才能夠為自己建立良好的信譽,有了良好的信譽你方能立足職場,深得老板、同事和客戶的信賴與支持!
同時,融入團隊、加強合作離不開尊重。尊重是合作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礎。在職場中,自高自大、誰也不放在眼裏的員工,畢竟是極少數。這類人,說到底是太自戀了,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殊不知,職場中競爭激烈,能跟你站在一起的,都不會比你差多少,即使你確實出類拔萃,但終究會有不及他人之處。
有的員工,不能說他不尊重人,他隻是在選擇對象的時候,戴著“有色眼鏡”,正所謂“勢利眼”。那些對他的加薪和晉升起決定作用的人,比如說他的上司、公司董事,他無比地尊重;對待身邊的同事,他先是分出三六九等來,比他優秀的,他會尊重,因為這些人有可能晉升成為他的上司,況且,他還想跟這些人學招;跟他同一水平的,他則愛理不理;比他差的,也就是他眼裏所謂的小人物,他就不屑一顧了。
其實,越是公司裏的小人物,越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你不尊重他,他不但不尊重你,還會傳播你的壞話。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你僅僅是不尊重一個你認為無足輕重的同事,結果變成對所有的人都不尊重,你的聲譽自然會受到貶損。你若敬他一尺,他就敬你一丈。況且,他們之中也許有藏龍臥虎之人,說不定哪天會晉升到你上頭,如果你平時尊重他,自然會有好報。即使他們不能晉升,也許跟公司裏某位大人物有特殊關係,照樣對你的職場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真誠和尊重不僅是做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團隊合作的前提。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和同事打成一片,這兩點是必不可少的。
溝通是團隊和諧的潤滑劑
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具有凝聚力,凝聚力是一個鬆散的個人集合走向團隊的最重要標誌。凝聚力源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形成共識的價值觀,而共識的形成則有賴於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