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1)可用於因腦部腫瘤手術、腫瘤的放療及化療、腦外傷後遺症、急性顱腦損傷以及藥物所引起的嘔吐。
(2)對於胃脹氣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噯氣、惡心、嘔吐也有較好療效。
(3)也可用於海空作業引起的嘔吐及暈車。
(4)可增加食管擴約肌壓力,從而減少全身麻醉時胃腸道反流所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可減輕鋇餐檢查時的惡心、嘔吐反應,促進鋇劑通過;十二指腸插管前服用,有助於順利插管。
(5)對糖尿病性胃輕癱,胃下垂等有一定療效;也用於幽門梗阻及對常規治療無效的十二指腸潰瘍。
(6)可減輕偏頭痛引起的惡心,並可能由於提高胃通過率而促進麥角胺的吸收。
(7)本品的催乳作用可試用於乳量嚴重不足的產婦。
(8)可用於膽道疾病和慢性胰腺炎的輔助治療。
【用法】
(1)口服:1次5~10mg,1日10~30ng。飯前半小時服用。
(2)肌注:1次10~20mg,每日劑量一般不宜超過0.5mg/kg,否則易引起錐體外係反應。
【注意】
(1)主要副作用為鎮靜作用,可有倦怠、嗜睡、頭暈等。其它有便秘、腹瀉、皮疹及溢乳、男子乳房發育等,但較為少見。
(2)本品大劑量或長期應用可能因阻斷多巴胺受體,使膽堿能受體相對亢進而導致錐體外係反應(特別是年輕人)。主要表現為帕金森綜合征,可出現肌震顫、頭向後傾、斜頸、陣發性雙眼向上注視、發音困難、共濟失調等。可用苯海索等抗膽堿藥治療。
(3)注射給藥可能引起直立位低血壓。
(4)本品對胎兒的影響尚待研究。孕婦禁用。
(5)禁用於嗜鉻細胞瘤、癲癇、進行放射治療或化療的乳癌患者,也禁用於胃腸道活動增強可導致危險的病例,如機械性腸梗阻、胃腸出血等。遇光變成黃色或黃棕色後,毒性增高。
【藥物相互作用】
(1)吩噻嗪類藥物能增強本品的錐體外係副作用,不宜合用。
(2)抗膽堿藥(阿托品、丙胺太林、顛茄等)能減弱本品增強胃腸運動功能的效應,兩藥合用時應予注意。
(3)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兩藥若必須合用,服藥時間應至少間隔1小時。
(4)能增加對乙酰氨基酚、氨苄青黴素、左旋多巴、四環素等的吸收速率,地高辛的吸收因合用本品而減少。
【製劑】片劑:每片5mg。注射液:每支10mg(1ml)。
【貯法】密閉避光保存。
硫乙拉嗪Thiethylperazine
(吐來抗,硫乙呱丙嗪,TORECAN)
【藥理及應用】能抑製催吐化學敏感區而產生鎮吐作用。用於治療全身麻醉或眩暈所致的惡心和嘔吐;對化療或放療所致的嘔吐亦有效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0mg,通常1日劑量為10~30mg
【注意】副作用主要有倦怠、眩暈、口鼻幹燥、心動過速、食欲缺乏及錐體外係症狀。與中樞抑製劑合用應謹慎,孕婦慎用,患癲癇的孕婦、兒童、昏迷病人及嚴重抑鬱病人禁用
三氯叔丁醇Chlorobutanol
(氯丁醇)
【藥理及應用】有止吐及局麻、鎮靜作用,用於惡心、嘔吐、暈車、暈船、失眠及局部疼痛等,又可用為防腐劑
【用法】鎮吐、催眠等:每次服0.3~0.5g
托烷司瓊Tropisetron
(托普西龍,嘔必停,Navoban)
【性狀】結晶狀,熔點為201~202℃。
【藥理及應用】本品為外周神經元和中樞神經係統內5-HT3受體的高選擇性抑製劑。抗癌藥物或放療可激發小腸粘膜的嗜鉻細胞釋放5-HT3,誘導嘔吐反射,造成惡心和嘔吐。本品選擇性抑製這一反射中外周神經係統的突觸前5-HT3受體的興奮,並可能對中樞神經係統5-HT。受體傳遞的迷走神經傳入後區有直接影響,這種雙重作用阻斷了嘔吐反射過程中神經介質的化學傳遞,從而對化療及放療引起的嘔吐有治療作用。
健康誌願者的藥代動力學結果表明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2.2小時內吸收口服100mg劑量的95%以上,tmax為2~3.5小時Cmax為21.7~29.0μg/L,靜注Cmax為82~84μg/L,口服t1/2為8.6~41.9小時,靜注t1/2為7.3~30.3小時;Vd為554.IL;約71%的本品以非特異的方式與血漿蛋白結合;代謝正常者,約8%的本品以原形從尿中排出,70%以代謝物從尿中排出,糞中排出約占15%,幾乎均為代謝物;在非正常代謝人中,尿中原形排出比例大於正常代謝者。
本品主要用於治療癌症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
【用法】每日5mg,總療程6天。靜脈給藥,在化療前將本品5mg溶於100ml生理鹽水、林格氏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或緩慢靜脈推注。口服給藥,每日1次,每次1粒膠囊(5mg),於進食前至少1小時服用或於早上起床後立即用水送服。療程2~6天,輕症者可適當縮短療程。
【注意】
(1)對本品過敏者及妊娠婦女禁用。
(2)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兒童暫不推薦使用。
(3)本品可能對血壓有一定影響,因此高血壓未控製的患者每日劑量不宜超過10mg。
(4)常規劑量下的不良反應多為一過性,常見有頭痛、便秘、頭暈、疲勞及胃腸功能紊亂,如腹痛和腹瀉。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食物同服可使吸收略延遲。
(2)本品與利福平或其它肝酶誘導劑合用可使本品血漿濃度減低,因此代謝正常者需增加劑量。
【製劑】注射液:每支5mg(1ml);膠囊劑:每粒5mg。
【貯存】於30℃以下幹燥避光處貯存。
西沙必利Cisapride
(普瑞博思,Prepulside)
【性狀】本品順式(±)型為結晶狀,熔點131~133℃,其鹽酸鹽自乙醇中結晶,熔點為250℃;本品反式(±)型的熔點為108℃。
【藥理】本品為一種胃腸道動力藥,可加強並協調胃腸運動,防止食物滯留與反流。其作用機製主要是選擇性地促進腸肌層神經叢節後處乙酰膽堿的釋放(在時間上和數量上),從而增強胃腸的運動;但不影響粘膜下神經叢,因此不改變粘膜的分泌。在動物試驗中,本品能加速胃蠕動和排空,增強胃竇-十二指腸的消化活性,並能增加小腸、大腸的蠕動,縮短腸運動時間。在人體,本品可增強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收縮與蠕動,改善胃竇-十二指腸部的協調功能,從而防止胃-食管和十二指腸-胃反流,加強胃和十二指腸的排空;並可促進小腸和大腸的蠕動。由於本品不抑製乙酰膽堿酶的活性,也無多已胺受體阻斷作用,因此不增加胃酸分泌,也不影響血漿催乳激索的水平。
本品口服後吸收迅速,1~2小時達峰值血濃度,t1/2約為10小時,口服給藥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40%,血藥濃度隨口服劑量(5~20mg)成比例增加,在穩定狀態下,口服5mg或10mg每日3次,早晨服藥前與晚上的穀、峰血濃度分別波動在10~20ng/ml和30~60ng/ml與20~40ng/ml和50~100ng/ml之間,穩態血漿濃度與治療持續時間無關。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97.5%,主要經氧化脫羥和芳香族的羥基化作用被代謝,幾乎全部的代謝產物近似均等地經糞、尿排泄,乳汁排泄很少。
【應用】本品可用於由神經損傷、神經性食欲缺乏、迷走神經切斷術或部分胃切除引起的胃輕癱。主要並發症狀為:早飽、食欲缺乏、惡心和嘔吐、胃脹和噯氣等;也用於X線、內鏡檢查呈陰性的上消化道不適;對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炎也有良好作用,其療效與雷尼替丁相同,與後者合用時其療效可能得到加強;還可用於假性腸梗阻導致的推進性蠕動不足和胃腸內容物滯留及慢性便秘;對於采取體位和飲食措施仍不能控製的幼兒慢性、過多性反胃及嘔吐也可試用本品治療。
【注意】
(1)由於本品促進胃腸活動,可能發生瞬時性腹部痙攣、腹鳴或腹瀉,此時可考慮酌減劑量。當幼兒或嬰兒發生腹瀉時應酌減劑量。本品對胃腸道功能增加的病人可能有害,必須使用時應注意觀察。
(2)曾有過敏、輕度短暫頭痛或頭暈的報道。
(3)偶見可逆性肝功能異常,並可能伴有膽汁淤積。
(4)個別報道,本品可影響中樞神經係統,導致驚厥性癲癇、錐體外係反應和尿頻等。
(5)本品雖不影響精神運動功能,不引起鎮靜和嗜睡,但加速中樞抑製劑如巴比妥類和酒精等的吸收,因此使用時應注意。
(6)本品無胚胎毒性,也無致畸作用,但小於34周的早產兒應慎重用藥。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哺乳婦女勿用本品。
(8)對於老年人,由於半衰期延長,故治療劑量應酌減。肝、腎機能不全患者開始劑量可減半,以後可根據治療效果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及時調整劑量。
【藥物相互作用】
(1)由於本品係通過促進腸肌層節後神經釋放乙酰膽堿而發揮胃腸動力作用,因此抗膽堿藥可降低本品效應。
(2)服用本品後,胃排空速率加快,如同服經胃吸收的藥物,其吸收速率可能降低,而經小腸吸收的藥物其吸收速率可能會增加(如苯二氮類、抗凝劑、醋氨酚及H2受體阻斷劑等)。
(3)對於個別與本品相關的藥物需確定其劑量時,最好監測其血藥濃度。
【製劑】片劑:每片5mg;10mg。
乙乳膽銨萘二磺酸鹽AclatoniumNapadisilate
(阿克吐,ABOVIS)
【藥理及應用】為平滑肌及消化道運動機能增強藥,對胃、腸及膽道有興奮作用。臨床用於消化道功能異常、慢性胃炎、膽道運動障礙及消化道術後的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