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蜜環菌素A)
【性狀】黃或淡黃色長方形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幾不溶於水,極微溶於乙醇。熔點253~255℃(分解)。
【藥理及應用】本品由亮菌即環菌屬假蜜環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中提取,亦可人工合成。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對膽道口括約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此外可能尚有促進免疫功能及增強吞噬細胞吞噬的作用。用於治療急性膽道感染,療效略與抗生素相近,但治療有梗阻型者效果不顯著。亦可用於治療病毒性肝炎。此外還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用法】
(1)治急性膽道感染肌注,每次1~2mg(每mg以氰化鈉注射液或苯甲醇注射液1ml溶解),每6~8小時1次。急性症狀控製後改為每日2次,每次1~2mg。1療程一般為7~10日。
(2)治療病毒性肝炎肌注,每次2mg,1日2次,療程1個月。用藥2周內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多能恢複正常,症狀(如乏力、納差、腹脹、肝區痛)一般均可消失或好轉,但濁絮、鋅絮的改善不理想。
(3)治療慢性胃炎每日30mg(6片),分3次服,2~3個月為1療程。可改善慢性胃炎(尤其是淺表性胃炎)的上腹痛、腹脹及下腹部壓痛等症狀,但病理改變不顯著。
【製劑】注射用亮菌甲素:每支1mg。片劑:每片5mg。
牛膽酸鈉
SodiumTauroglycocholate
【製劑】膠囊劑:0.2g
【藥理及應用】作用同去氫膽酸相似,用於膽囊造瘺長期引流病人以及脂肪消化不良、膽囊炎等
【用法】1日3次,每次口服0.2g
【注意】同去氫膽酸
羥甲香豆素Hymecromone
(膽通,CANTABILINE,HIMECOL)
【性狀】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在甲醇、乙醇或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易溶。熔點188~192℃。
【藥理及應用】本品為一新的利膽藥。藥理試驗證明:本品毒性低(小鼠急性毒性,LD50為5375mg/kg),利膽作用明顯,對膽道口括約肌有舒張作用,並有較強的解痙、鎮痛作用。適用於膽囊炎、膽道感染、膽石症、膽囊術後綜合征。臨床試用於膽道係統感染患者165例,總有效率為92.7%,顯效率為48.5%。在治療過程中,無須加用其他利膽藥、解痙鎮痛藥,炎症明顯時可酌情短期加用抗生素。臨床觀察證明,本品利膽作用明顯,鎮痛作用較強(強於阿托品),且具有解除膽道口括約肌痙攣,增加膽汁分泌,加強膽囊收縮和抑菌等作用,有利於結石排出,對總膽管結石有一定排石效果。此外,部分原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的患者,服藥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隨炎症的消除而恢複正常。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0.4g,飯前服。
【注意】個別患者有頭暈、腹脹、胸悶、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不需處理,停藥後可自行消失。大劑量時可引起膽汁分泌過度和腹瀉,對梗阻性或傳染性黃疸病人須慎用。
【製劑】片劑:每片0.2g。膠囊劑:每膠囊0.2g;0.4g。
複方膽通:本品為含膽通、穿心蓮、茵陳、大黃等的複方片劑或膠囊劑。常用量一次2片(膠囊),一日3次。
【貯法】密閉,陰涼處保存。
羥甲煙胺Nicotinylmethylamide
(羥甲基煙酰胺,Rydroxymethylnicotinamide,Oxymethylnicotinamid,BILOCID)
【性狀】為白色結晶;微溶於水和乙醇,易溶於熱水和乙醇。熔點141~142℃。
【藥理及應用】本品為利膽保肝藥,並具有抑菌作用,對膽道、腸道細菌(如腸球菌、大腸杆菌等)均有抑製作用。適用於膽翼炎和膽管炎、肝功能障礙、肝原性黃疸、膽石症、胃十二指腸炎、急性腸炎、結腸炎、胃潰瘍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連服2~4天後,改為每日服4片,分2~3次服。嚴重病例每2小時服1次。小兒每次1/2~1片,每日3次。嚴重慢性病例,可緩慢靜脈注射,開始每日1~2支,以後繼續隔日1支。
【製劑】片劑:每片0.5g。注射液:每支0.4g(10ml)。
曲匹布通Trepibutone
(舒膽通,三乙氧苯酰丙酸,膽靈,SUPACAL)
【性狀】係微黃色或黃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熔點,146~150℃。
【藥理及應用】本品為非膽堿能作用的膽道擴張劑,能強烈地選擇性地鬆弛膽道平滑肌,並直接抑製膽道口括約肌收縮,具有明顯的解痙止痛作用,且不具阿托品、山莨菪堿類的口幹、發熱和心悸以及嗎啡類所致的膽壓升高等副作用。實驗證明本品還能促進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因而有利於改善食欲,消除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