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花
唐·錢起
幽石生芙蓉,百花慚美色。
遠笑越溪女,聞芳不可識。
此詩並無寄托,抒寫的是一種發現自然美的喜悅。
詩人驚喜的發現了一株石蓮化,它生長在幽僻的山石之中,生命力極為頑強,它不隻有石一般頑強的剛性,更有芙蓉一樣的香色豔膩,天生出一種素雅靜美的君子風度。“百花”如果要與石蓮花比“美色”,那自然是羞愧垂首,黯然失色的了。
芙蓉生於清波之上,有高雅的君子風度,自是不難;而石蓮生於幽石之間,美如芙蓉,卻是很不易了。然而,正是這樣的美,往往為一般人所不能輕易發現。因此,詩人要“遠笑越溪女,聞芳不可識”了。“越溪女”,可特指,也可泛指。特指:一是指西施,相傳她曾在浣江浣過紗;二是指南朝宋謝靈運在浙江青田縣長壽峰下的浣紗溪旁遇到的浣紗仙女。泛指,當然是指一切浣紗女,自然與包括唐代冀國夫人任氏女了。相傳有一僧人請她洗法衣,她高興地在溪邊洗著,每漂一次,就有一朵蓮花應手而出。驚異之餘回頭看時,僧人已不知所往。於是就有人將此溪命名為浣花溪。不管是凡間的美人,還是天上的仙女,她們都在水邊,不曾涉足“幽石”,所以,縱然“聞”得石蓮之芳名,也是“不可識”的。詩人發現了美的得意之情,全從那個“笑”字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