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
宋·洪適
綠衣黃裏水蒼笄,朝暮淩波步武齊。
一種清高樂泉石,移根不肯汙塗泥。
大凡詠物詩中寫木蓮、木芙蓉、石蓮、金蓮等花木的詩,或者利用名字上的共通,或者利用形狀上的相似,與蓮花聯係起來寫。洪適這首金蓮詩也具有這麼一個特點。
首句詩人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圖畫。句中的“水蒼笄”形容水象玉簪一樣碧綠,笄是古代用來插發的簪子。碧綠的水上,映著綠葉黃花,這分明是一幅色彩鮮明的靜態圖畫。相反,詩的第二句寫出了這種植物的動態美,句中的“步武”是步伐、腳步的意思,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這種花從早到晚邁著輕盈的腳步整齊地飄逸在這碧波之上。這首詩題名為金蓮,可金蓮又名旱金蓮,是不生長在水裏麵的,那麼詩人在這裏寫的是什麼呢?體會詩意,不難發現,詩人是描寫蓮花,詩人活脫脫地寫出了蓮花亭亭玉立於碧波之中的那種形態,那麼這與金蓮之間有什麼聯係呢?讀到這裏我們便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如墜雲務之中的感覺,不知詩人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詩的第三句“一種清高樂泉石”中的“樂”,是喜愛的意思。《論語·雍·也》中有言:“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泉石”正是山水之意,意思是說有一種清高的品質即喜愛山,又喜愛水,可謂智仁兼備,正因為金蓮具有這麼一種清高的品格,才“移根不肯汙塗泥”,不象蓮花一樣生於汙塘之中。這才點出了金蓮之題。
這樣,詩意才明朗起來,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種堅守本性的格調固然是令人稱頌的,而金蓮那種清高的品質則更是高潔。它生就不肯與汙泥為伍,這種既喜愛山水,又不肯與汙泥為伍的智仁兼備的品格,不能說不是詩人理想人格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