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商量未定,忽然一黑,下了陣暴雨。偏是南風,吹的滿桌上都是水。
一時雨過天晴,滿池荷葉擎著那水珠兒西歪東倒,一群小丫頭在岸上撲蜻蜓,遠遠的見玉釧手裏拿著個東西,後頭跟著個人。一時玉釧進來捧著個荷葉式的翡翠盤子,盛著一盤茉莉花,盒子裏是一碟水晶角兒,一碟豌頭糕。說:“花兒是太太教給姑奶奶們送來的,點心是璜大奶奶孝敬太太的,太太教你們眾位嚐嚐。”探春道:“咱們正沒主意,茉莉花來就巧了,就用《爪茉莉花》調名聯句如何?”寶玉問:“是多少字?”
探春道:“這可不記得!”李紈說:“拿詞譜一看就知道了。”
寶釵教小丫頭去告訴鶯兒,把詞譜第二套拿來,回頭問:“客走了嗎?”玉釧說:“客剛走,璜大奶奶就來了。此刻珍大奶奶、璉二奶奶都在上頭呢。我還忘了一件事,告訴你們,眾位不必過去,晚飯就在這邊吃罷。”湘雲遞給他兩個蓮蓬說:“你走著吃罷。”玉釧說:“我見紫菱洲很好的菱角,為什麼不采些來?”李紈道:“你就帶個信叫他們采些送來。”玉釧去了。
見鶯兒送了詞譜來,打開同看,是八十二個字。寶玉問”那位起句?”寶釵道:“誰出主意誰起。”侍書早把筆硯箋紙擺好。寶玉拿起筆來。說:“我寫。”先在紙上寫了《調寄爪茉莉。即景聯句》。探春便念道:雨過荷香,更添些況味。
寶琴接道:微風動,剛要往下念,湘雲忙念道:鬧紅輕墜,翻翻翠扇。
寶釵笑道:“好個鬧紅輕墜,這可不讓你了!”便接過筆來寫道:看不定,瓊珠破碎。
忽聽遠遠蟬鳴,探春笑道:“現成的來了。”念道:是何處斷續蟬聲?
寶琴笑道:“你既問我,隻好告訴你。”便念道:綠楊外,殘照裏。
寶釵道:“這過變的地方,可別脫了節。”李紈道:“吃點東西再作,別像那年蘆雪亭聯句,不是作詩,倒像拚命似的。”
湘雲正倚著欄杆,剝蓮子往水裏擲皮兒,把那蘆梢上的蜻蜒驚起。他便一言不發,走過來就寫道:蜻蜓款款立蘆梢,弄雙翅。
寫完,仍舊剝蓮子。眾人笑問:“你為什麼慢條斯禮的?”湘雲笑道:“快了,又說拚命似的;慢了,又有不是。”隻見探春走過來寫道:臨水閣,畫欄同倚。
寶琴正擎著個玻璃盞,說:“三姐姐寫罷。”念道:持觴索句。
寶玉問道:“許我獻醜不許?”眾人道:“正要領教呢!”寶玉便來接筆,探春道:“你念罷,我寫。”寶玉念道:片雲生,催詩意。
眾人笑道:“這可牽強。”寶玉道:“我說的是真景,你們看西南上又湧上來了。”忽然一陣微風吹過些聲音來,大家細細聽去,是”花兒鮮,葉兒鮮,菱角雖好,刺兒尖!”寶玉道:“妙極,他幫了我了。三妹妹寫上!”念道:向晚來,聽隔岸菱歌起,寶釵道:“荷苦七拚八湊的,真可是填詞了。”正在說笑,隻聽滿池撲拉之聲,飛起幾隻鷺鷥。寶釵道:“就用他收了罷。”
向探春手裏接過筆來。寫道:有鷗鷺,蓮葉底。
寶玉道:“這也未必不是湊的罷,你說我的不好,你就改改,這位蘅蕪君我真惹不起。”湘雲問道:“二哥哥如今還怕寶姐姐麼?”寶玉笑道:“如今更怕了。”
說的大家哄堂大笑,連地下伺候的丫頭、婆子都笑了。寶釵把臉一紅,剛要回言,見平兒笑嘻嘻的拿著一枝並蒂蓮花進來,眾人讓坐,婆子斟了一杯酒。平兒向李紈道:“有人給你們阿哥提親呢。”要知親事誰家,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