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留給你關於敢想敢做的九大忠告(2)(2 / 3)

我們應該理解的是,這些習慣與癖好不同,隻要費費心思作個決定,再練習或“形成”新的反應或行為,習慣就能修正、改變,甚至完全扭轉。鋼琴家要加以選擇的話,可以有意識地決定按另一個琴鍵,舞蹈家可以有意識地“決定”學會一個新的舞步,且沒有什麼苦惱。完全學會新的行為模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練習。

你穿鞋時,習慣上不是先穿右腳就是先穿左腳。你係鞋帶時,習慣上不是把右手的鞋帶從左手的鞋背後繞過來,就是反著繞。明天早晨,你想好要先穿哪隻鞋、怎樣係鞋帶,然後,你有意識地下決心在21天裏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先穿另一隻鞋、相反的方向係鞋帶。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係帶,用這種簡單的舉動提醒自己;在這一整天裏都要改變其他的習慣性思考、感覺與行為。在係鞋帶時對自己說,“今天我以一種新的、更好的方式開始。”

有句古老的諺語: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這種說法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所有的人都是遵從某種習慣來生活的。

某些習慣決定於它的文化,幾乎人人都會養成這種習慣。例如你住在美國,當你早晨醒來之後,你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大多數美國人都有這種習慣,而且這是很好的習慣,它使你的呼吸芬芳可人,牙齒更健康,嘴巴也更清爽。

某些習慣則是屬於個人的。卡耐基有一位朋友,經常和他辯論一些哲學問題,當這位朋友在述說某項看法時,總會拿起煙鬥比劃一番。從卡耐基認識他開始,一直是這樣。

如果你的習慣是好的、有益健康的,那你一定是個很愉快的人,一定有益於發揮你的強項。如果你的習慣並不好,那你應該盡一切力量來改變,如此才能克服你的弱點,把弱點變成生存的一種優勢。

有些人說:“你無法教老狗學會新把戲。”我們絕不相信這種說法。你可以改變——稍微困難點而已,因為你首先必須放棄消極的習慣,這種習慣已經在過去許多年來成為你個人的一部分。

我們的本意是要協助你加強你的良好習慣,以改變你的壞習慣,使你早日由弱而強,成為一個更幸福、更成功的人。

對很多人來說,“習慣”是個消極性的名詞。在這個重視物質、忽視道德與精神的時代中,劇作家和作家隻知撰寫卑鄙的小人和壞人,好人再也引不起人們的興趣,我們所聽到的都是喝酒的習慣、抽煙的習慣以及濫服藥物的習慣。

但是習慣也有好的,甚至還能鼓舞人心。我們整個由弱而強的過程就是克服壞的習慣,擺脫壞習慣,養成創造良好生活的好習慣。

習慣控製著你的生活,你需要它們在由弱而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每個早晨醒來之後,你總會習慣性地刷牙、盥洗、換上幹淨的衣服、扣好扣子、吃頓早餐。如果你未養成這些以及其他為人接受的習慣,那麼將不被鄰人、同事及親朋好友所接受。

如果沒有習慣,你的日常活動就會緩慢下來,形成一種散漫的生活方式。即使是最簡單的生活功能,也會和自己發生衝突。你需要一整天24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白天的工作,將沒有時間睡覺。養成敬業的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立即為你帶來戰勝弱點的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了一種“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相當有限,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於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會“隨便做一做”,結果不問也就可知了。如果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還說什麼由弱而強,改變一生呢!

所以,“敬業”短期來看是為了雇主,長期來看是為了你自己!此外,敬業的人才有可能由弱而強,因為敬業是對他們還有其他好處:

(1)容易受人尊重。就算工作績效不怎麼突出,但別人也不會去挑你的毛病,甚至還會受到你的影響哩!

(2)易於受到提拔。老板或主管都喜歡敬業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可以減輕工作壓力,事情交給你放心。你如此敬業,他們求之不得!

一般講,如果一個人想由弱而強在一個地方做不好工作,也很難在別的地方做不好工作。當然,有的人會想,現在找工作也並不隻有一條路,此處不留,自有他處。不如過一天算一天,如此混混先生,隻能一年下來另去找工作了。這樣的人注定不能由弱而強,隻能是強者的“臨時工”。

65

燃燒工作激情

熱忱是永不失敗的,懂得如何使派出的銷售人員充滿工作熱忱的銷售經理,必然會有所收獲,更重要的是,他這樣做可以增加他手下每位銷售人員的賺錢能力。因此,他自己的熱忱不僅為自己帶來好處,也可能造福另外的幾百個人。“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滋也說過:“隻有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才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