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力戒做事拖拉
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
有個朋友問一位做事拖拉的人一天的活是怎麼幹完的。這個人說“那很簡單,我把它當作昨天的活。”
拖遝豈止是昨天的活今天來幹?《韋氏新世界英語詞典》給“拖遝”下的定義是:“把不愉快或成為負擔的事情推遲到將來做,特別是習慣性這樣做。”
如果你是個辦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這種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們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有幾個辦法可以有效對付拖拉的作風:
(1)確定一項任務是否非做不可
有時,我們感覺到一項任務不重要,於是做起來就拖拖拉拉。如果這項任務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是把可有可無的任務取消掉,應該從你的日程表中清除亂糟糟的東西。
(2)把任務委托給其他人
有時候,任務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歡做。你不願意或許與你的個性或專長有關。如果你把任務委托給一個更適合做、更樂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贏家。
(3)弄清楚有什麼好處,然後行動起來
我們往往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不愉快任務有什麼好處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說,我們做這項任務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個任務。如果你有個重大目標,那你就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任務。
(4)養成好習慣
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又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38
成為立即執行計劃的能手
每天都有幾千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取消或埋葬掉,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
每一個工作——不論是經營事業、高級推銷工作或科學、軍事、政府機關工作——都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來執行。主管在聘用重要職位的人才時,都會先考慮下麵這些,然後才決定是否聘用。這些問題有:“他願不願意做?”、“他會不會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獨擋一麵,自己設法解決困難?”、“他是不是有始無終、光說不做的那一種人?”
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設法了解那個人是不是立即執行計劃的能手。
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實執行並且繼續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因為前者會貫徹始終,後者卻前功盡棄。
約翰?華納梅克先生是個了不起的商人,他是白手起家的。他時常說:“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話,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
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應該說:“我現在就去執行,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執行”。
我們用儲蓄的例子來說明好了。人人都認為儲蓄是件好事。雖然它很好,卻不表示人人都會依據有係統的儲蓄計劃去做。許多人都想要儲蓄,隻有少數人才真正做到。
這裏是一對年輕夫婦的儲蓄經過。畢爾先生每個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個月的開銷也要1000美元,收支剛好相抵。夫婦倆都很想儲蓄,但是往往會找些理由使他們無法開始。他們說了好幾年:“加薪以後馬上開始存錢”、“分期付款還清以後就要……”、“渡過這次難關以後就要……”、“下個月就要”、“明年就要開始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