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對畢爾說:“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錢?”他說:“當然要啊!但是現在省不下來呀!”
珍妮這一次下定決心了。她接著說:“我們想要存錢已經想了好幾年,由於一直認為省不下,才一直沒有儲蓄,從現在開始要認為我們可以儲蓄。我今天看到一個廣告說,如果每個月存100元,15年以後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廣告又說:‘先存錢,再花錢’比‘先花錢,再存錢’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儲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來,不可移作他用。我們說不定要靠餅幹和牛奶過到月底,隻要我們真的那麼執行,一定可以辦到。”
他們為了存錢,起先幾個月當然吃盡了苦頭,盡量節省,才留出這筆預算。現在他們覺得“存錢跟花錢一樣好玩”。
想不想寫信給一個朋友?如果想,現在就去寫。有沒有想到一個對於生意大有幫助的計劃?馬上就去執行。時時刻刻記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執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為了避免“萬事俱備以後才行動”所引起的重大損失,下麵兩件事可以作為參考:
(1)要預料種種困難
因為每一個冒險都會帶來許多風險、困難與變化。假設你從芝加哥開車到舊金山,一定要等到“沒有交通堵塞、汽車性能沒有任何問題、沒有惡劣天氣、沒有喝醉酒的司機、沒有任何類似意外”之後才出發,那麼你什麼時候才出發呢?你永遠走不了的。當你計劃到舊金山時,先在地圖上選好行車路線,檢查一下車況以及其他盡量排除意外的做法。這些都是出發前需要準備的事項,但是仍無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
(2)發生困難時,要勇敢地麵對現實
成功的人物並不是行動前就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遭遇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克服。不管從事工商業、還是解決婚姻問題或任何活動,一遇到麻煩就要想辦法處理,正像遇到橋梁時就跨過去一樣自然。
我們無論如何也買不到萬無一失的保險。要下定決心去實行你的計劃。
(3)現在就行動
五六年前,有個很有才氣的教授想寫一本傳記,專門研究“幾十年以前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人物的軼事”。這個主題又有趣又少見,真的很誘人。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筆又很生動,這個計劃注定會替他贏得很大的成就、名譽與財富。
一年過後金克拉碰到他時無意中提到他那本書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這一問題實在太冒失,真的冒犯了他。)。
老天爺,他根本就沒寫,他猶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慮怎麼解釋才好。最後終於說他太忙了,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因此自然沒有時間寫了。
他這麼辯解,其實就是要把這個計劃埋進墳墓裏。他找出各種消極的想法。他已經想到寫書多麼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煩,事情還沒做就已經想到失敗的理由了。
具體可行的創意的確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有創造與改善任何事的創意。成功跟那些缺乏創意的人永遠無緣。
但是你也不能對這一點有誤解。因為光有創意還不夠。那種能使你獲得更多的生意或簡化工作步驟的創意,隻有在真正實施時才有價值。
每天都有幾千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取消或埋葬掉,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
記住下麵兩種想法:
第一,切實執行你的創意,以便發揮它的價值,不管創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體力行,否則永遠沒有收獲。
第二,實行時心理要平靜。拿破侖?希爾認為,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應該那麼做卻沒有那麼做。每天都可以聽到有人說:“如果我1952年就開始做那筆生意,早就發財羅!”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後悔當時沒有做!”一個好創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會叫人歎息不已,永遠不能忘懷。如果真的徹底施行,當然也會帶來無限的滿足。
你現在已經想到一個好創意了嗎?如果有,現在就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