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意氣風發掛帥印
1961年,和田一夫第一次遠涉重洋到美國考察超級市場。他當即預言這將是日本百貨業的主流。在芝加哥,意外邂逅“希爾頓”,使他的一生發生了重大轉折。回國後,父親將八佰伴社長之職禪讓與他。30多年後,他在美國投資了多間大型百貨公司。許多美國商人,回過頭來向他求教經營學問。
和田一夫說
如果有人問企業領袖最需要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宏偉設想。
設想可以說成理想、夢想,或者是對未來的追求、展望。企業領導人胸中的設想首先必須明確,而且要一目了然。
美日關係堪稱國際外交史上的特例。由於複雜的曆史淵源,特別是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可恥的戰敗國喪失了主權,一度為美國軍隊所占領。占領軍的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實際上成了日本的統治者。
因此,日本戰後經濟的恢複,很大程度依賴美國,美國成了日本的榜樣與監護人。在戰後的幾十年間,美、日在外交與貿易上雖有許許多多的小摩擦和微妙之處,但正如外界所形象比喻的那樣:日本不敢對美國說“NO”!
日本政府自然不甘於如此。日本人素來是好強、自負而又精神內斂的。幾十年間,他們在唯唯喏喏、鞠躬九十度的“哈以!哈以!(是!是!)”聲中,咬緊牙關,奮發圖強。在頗似中國清末維新派所主張的“師夷之長技以治夷”的學習中,臥薪嚐膽,苦幹實幹,在和平的歲月裏,力爭在經濟上打勝仗。
美國在某一日終於發現了,這些每到一地風景名勝,下車伊始,便端著照相機如機槍掃射般拍攝的日本人,腰包變得鼓脹脹的了。他們向汽車王國出口汽車,大肆收購美國的建築、地皮,差點連美國的象征——自由女神都落入日本財閥的手中!
美國朝野頓時陷入一片恐慌。驕傲自大的美國人收斂起對麵孔表情單一、枯燥的小個子日本人的居高臨下的嘲笑,開始認真地思索起自己的當務之急,這包括形成憂患意識、紮緊自己的籬笆及日漸強烈的排日情緒。
——這是後話了。
鏡頭拉回到1961年。
32歲的和田一夫,參加了日本一個名為“美國西部百貨業視察團”的工商組織,赴美國考察。考察的內容主要是當時在美國盛行的超級市場,向他們學習經營策略及管理技術。
這是和田一夫有生以來第一次邁出國界。這對於做過“當外交官”美夢的和田一夫來說,心中的興奮與激動自不待言。事實上,當他跨上飛機舷梯的那一刻,感到的便不是陌生,而是熟悉。是夢繞魂牽、刻心銘骨的一份熟悉!那一刻,他仿佛就是外交官,在進行一項極普通的外事往來。
和田一夫從商已有10年的曆史了。人世曆練、商海沉浮已回贈了他許多極寶貴的經驗。他已不再是熱血沸騰不知世態炎涼的毛頭小夥子。但說來奇怪,極瑣碎、平凡的食品百貨店少主人的操勞,卻並未使他富於理想色彩、不安分的心靈死寂。
若不是有那份“要當日本第一的百貨企業”的宏願支配著他,一個熱海的店主用不著千裏迢迢赴美去取經的。要按父母的意願,一家人兢兢業業地操持,在熱海做做生意,現有的規模便足以維持吃穿不愁的安穩日子了。
和田一夫堅持要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看看先進的美國百貨業的情景。井蛙之天畢竟有限。他是有鴻鵲之誌的人。遠大的理想,充分的思想準備,又一次構築了他良好的運勢。
——八佰伴麵臨著飛騰與轉折。
和田一夫隨大隊人馬飛到了美國。
美國花紅柳綠,草坪精致方正如片片織錦。闊大的廣場,巍峨的建築,一眼望不到邊的無垠的蔥蘢樹木、草坪,如氣勢恢宏的中國潑墨山水畫。與精致、局促如玲瓏盆景的日本景致自然大異其趣。隻有200多年建國史的美國,其景致的優美,空氣的潔淨,場麵的氣派、恢宏,確令人有步入仙境之感,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由哥倫布誤航帶來的“錯誤”發現。
和田一夫們開始了為期兩個星期的考察。和田一夫像一位進入了狀態的運動員,周圍的景致如過眼雲煙,無法牽住他的注意力,他如饑似渴地投身於參觀、訪問、考察等一係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