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預警機的誕生及發展(2 / 3)

⑥通信係統包括機內部通信和外部通信。機內通信係統為操作員和機組建立話音通信;外部通信係統由數部短波和超短波電台組成,可將大量信息傳遞給空中友機、海上艦船或地麵指揮所,信息傳遞可以是話音或數字模式。

⑦顯示和控製係統主要用於顯示戰區綜合信息,供指揮員和操作員對戰場進行控製指揮,發出指令,並進行數據處理和編輯。顯示台分為搜索、引導攔截、指揮、電子偵察等多種功能。

此外,為了保證上述係統能夠正常工作,預警機還配備了冷卻、電源等輔助係統。

空中預警機每次執行任務之前,所有與這次任務有關的資料都將事先存儲到數據處理係統,比如像天氣情況、己方飛機的性能、敵方飛機的性能等等。當預警機背上的圓盤天線發現敵機來襲時,數據處理係統將根據雷達提供的數據快速推算出敵機的數量、種類、位置等,然後向己方戰鬥機發出指令,並引導它們飛向目標,進行截擊。整個過程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空中預警機最早亮相戰場是在60年代的越南戰爭。但由於是初次使用並缺乏經驗,再加上當時所使用的E-1B“跟蹤者”預警機性能也不盡完美,因此並未產生轟動效應。真正令人對空中預警機刮目相看,還是在E-2“鷹眼”預警機誕生之後。

“鷹眼”是由美國著名的格魯門飛機製造公司研製,也是美國第一種專門設計製造的空中預警機。在此之前,美國的預警機都是用運輸機或其他飛機改裝的。格魯門公司於1956年開始設計E-2。經過方案論證後,共製造了3架原型機。第1架原型機於1960年升空。1961年4月19日,裝備全套機載設備的飛機完成了首次實用性飛行後,正式編號為E-2A。

3年後,這種預警機開始交付使用。

“鷹眼”問世後,立即被派往越南戰場,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據資料記載,在越戰中,美國海軍飛機對北越的攻擊有95%是由E-2A指揮引導的。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主要是雷達不行,探測距離短,抗幹擾能力差和精度低。為此,格魯門公司在E-2A的基礎上研製出了E-2B。但由於雷達係統沒有換,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際上,E-2B隻是對電子設備進行了改進,並加裝了一個中央處理計算機。直到換裝了AN/APS-120型雷達的E-2C問世後,“鷹眼”的性能才算上了一個新的台階。1976年12月,E-2C又換裝了AN/APS-125型雷達,進一步提高了目標探測和抗幹擾能力,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分別達到:高空轟炸機741公裏,低空轟炸機463公裏,艦船360公裏,低空戰鬥機408公裏,低空導彈269公裏。此後,在1983年和1990年,E-2C又分別換裝了AN/APS-138和145型雷達,探測跟蹤能力、數據處理速度和抗幹擾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一種武器之所以為人們所青睞,主要是看它在實戰中的表現和所起的作用,紙上談兵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鷹眼”自投入使用以來,曾參加過許多局部戰爭,最有代表性的還要算是發生在80年代的以敘貝卡穀之戰。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與敘利亞在貝卡穀地展開了一場“中東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戰”。這天,以色列首先派出兩架E-2C“鷹眼”預警機飛到黎巴嫩西海岸上空,在9000米高空死死盯住敘利亞的導彈陣地和空軍基地的動靜。敘利亞的飛機一起飛,馬上就進入“鷹眼”的“視線”。“鷹眼”從容不迫地將敘利亞飛機的型號、速度、高度、航向等數據,源源不斷地通報給早已等候在空中的F-15和F-16戰鬥機,並向其提供最佳的截擊方案。F-15和F-16接令後,立即“拍馬出陣”。相反,敘利亞的飛機因沒有預警機提供信息,好似盲人瞎馬,自然敵不過以色列的飛機。因此,一戰下來,敘利亞損兵折將,連續被擊落81架飛機,而以色列空軍竟秋毫無損。空戰打成了81:0,這在現代空戰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敘以貝卡穀地之戰後,“鷹眼”因其戰績而聲譽鵲起。此後,它不時在全世界的報刊上和廣播電視中拋頭露麵。它那背上馱個大圓盤、後麵翹著四個“尾巴”的奇特外型,從此也格外引人注目。此後,在1986年的美軍空襲利比亞之戰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鷹眼”也都登場亮相,並且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目前,“鷹眼”已在近20個國家和地區“安家落戶”,總數超過百架,是目前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預警機。

雖然“鷹眼”戰功卓著,但它並不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流的預警機。由於當初它是作為艦載預警機研製的,因此,它裝備的雷達比較適合於遼闊的海洋和平原地帶。如果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山區,其“視力”就要受到影響。此外,它的活動範圍比較小,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也不長。這些缺點使“鷹眼”的使用範圍受到很大限製。

為了克服“鷹眼”的這些不足,滿足陸上作戰的需要,新一代預警機E-3“望樓”便應運而生了。

與“鷹眼”相比,“望樓”不僅速度快得多,航程也幾乎大了一倍,最大續航時間達11.5小時。其監視範圍可達50萬平方公裏,幾乎相當於整個四川省的麵積。“望樓”身上裝的雷達每10秒鍾就能對它監視的空間掃描一遍,可以同時發現、跟蹤600個目標,對中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為600公裏,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50公裏。一架“望樓”可以指揮幾百架飛機進行空戰。此外,它還能監視地麵坦克、戰車的調動,以及地麵雷達、導彈的部署情況,使指揮員可以獲得任何可能威脅到自己軍隊的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