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氣時代的偵察機(1 / 3)

噴氣時代的偵察機

偵察機是專門用於從空中進行偵察、獲取情報的軍用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偵察工具之一。飛機誕生後,最早投入戰場所執行的任務就是進行空中偵察。因此,偵察機是飛機大家族中曆史最長的機種。偵察機按遂行任務範圍,又可分為戰略偵察機和戰術偵察機。戰略偵察機具有航程遠的優勢,能深入敵後對重要目標實施戰略偵察;戰術偵察機具有低空高速飛行性能,用以獲取戰役戰術情報。偵察機上裝有航空照相機、雷達和電視、紅外偵察設備等,有的裝有實時情報處理設備和傳遞裝置,還裝有自衛和進攻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以蘇聯為首和以美國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形成,整個世界由直接對抗進入冷戰狀態。為在未來的軍事衝突中贏得主動,蘇美兩國都在不遺餘力地進行著軍備競賽。為了摸清對方的底細,搶得先手,雙方都不約而同地起動了強大的諜報機器。而航空偵察以其獨特的優勢,贏得了雙方的青睞,成為主要的情報獲取渠道。這一時期問世的許多轟炸機、戰鬥機都被改裝成偵察機。比如,美國的F-84、F-86、F-101和F-104等戰鬥機都先後改裝成戰術偵察機,加入了諜報大戰。

從50年代開始,在美國的授意和支援下,台灣國民黨空軍開始使用美國提供的RF-84、RF-86、RF-101和RF-104等偵察機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偵察。然而,中國空軍嚴陣以待,先後擊落國民黨空軍偵察機多架,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

美蔣除對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進行頻繁的偵察騷擾外,還積極策劃對大陸縱深地區進行夜間、低空偵察,最初使用的是由B-17轟炸機改裝的戰略偵察機。該機低空性能好,續航時間可達17小時,機上電子設備可偵察地麵雷達的部署和性能,並可竊聽到指揮電話。1599年5月29日,1架B-17在對大陸進行偵察時,被我人民空軍擊落。此後,美蔣又啟用了性能更加先進的P-2V偵察機。該機由美國的P-2V反潛巡邏機改裝而成,最大航程5000公裏,續航時間15小時。機上設備完善,裝備有電子偵察、警戒和幹擾設備,不但可以偵察地麵防空部署、雷達性能、空地指揮,而且能進行空中警戒,幹擾對方的地麵和機上的雷達設備。然而沒過多久,人民空軍就連續擊落了3架P-2V偵察機。1957年12月,美蔣又改用RB-57A高空偵察機對大陸縱深地區進行偵察。該機最大速度約每小時1000公裏,飛行高度達1.5萬米。然而,沒出兩個月,RB-57A也在大陸上空栽了跟頭。之後,美蔣又派出了RB-57A 的改進型RB-57D。該機的最大升限達2萬米,高於我空軍當時裝備的最好的米格-19殲擊機的實用升限。1959年10月7日,該機在對北京地區進行偵察時,被中國空軍的地空導彈部隊擊落。

美蔣集團在連遭打擊後,再出新招,向中國大陸派出了U-2高空偵察機。

U-2飛機是由美國著名的洛克希德飛機製造公司下屬的一個保密工廠於1955年2月研製成功的。U-2飛機為黑色,機身長,尾巴高,翅膀寬,裝有一台渦輪噴氣發動機,駕駛員座艙僅容1人。飛機瘦長的側影,使它看起來很像滑翔機,整個機尾隻靠3個螺絲釘固定於機身。此外,U-2還可以整個解體,裝在運輸機或貨車內,運到機場。

作為一種間諜飛機,U-2有兩個絕技:一是飛得高,實用升限達22870米,這個高度不僅超過世界上任何一種戰鬥機的飛行高度,甚至超過了一般地空導彈的射程,因此,U-2曾一度被認為是難以擊落的;二是諜報本領強,它不僅可進行照相偵察,還可以進行電子偵察。它裝有1台73-B巨型航空攝影機,如果在兩萬米高度以飛行速度每小時800公裏計算,續航時間為8小時,那麼它出動一次可偵察96萬平方公裏的麵積。U-2拍出的照片不僅清晰,而且具有立體感。

鑒於U-2所擔負的特殊使命,美國政府自然不會將其真麵目公之於眾。1956年4月下旬,美國以全國航空谘詢委員會發布新聞的方式,宣布U-2試製成功。但為掩人耳目,謊稱U-2將在美國空軍氣象局的後勤和技術支援下,“用來研究湍流及氣象方麵的情況”。同時還宣稱:“駕駛U-2的飛行員也是從洛克希德公司借來的非軍人。”但實際上,U-2的駕駛員全是從空軍精選出來的飛行老手。他們同中央情報局簽訂合同,為中央情報局工作18個月,在國內期間每月薪水1500美元,在國外工作時每月2500美元。

U-2正式服役後,首先“關照”的自然是美國最主要的敵手――蘇聯。1956年7月4日,1架U-2偷偷越過蘇聯邊境,向蘇聯內地飛去。雖然美國對此嚴加保密,但蘇聯那密布全國的雷達網很快就發現了它的蹤跡。不過,雷達屏幕上顯示的數字表明,這架飛機飛得極高。蘇聯沒有任何武器能夠得上這個高度。結果,建立有世界最大防空網的蘇聯對區區一架間諜飛機竟然無能為力。事後,蘇聯政府就此向美國提出強烈抗議。而美國一方麵矢口否認,另一方麵又暗自得意,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了一條竊取蘇聯情報的捷徑。於是,從那以後,美國空軍飛行員駕駛著黑色無國籍的U-2,從挪威、聯邦德國、土耳其、巴基斯坦、日本、阿拉斯加及其他一些地方起飛,頻頻地出沒於蘇聯的空軍基地、核試驗基地、工廠等重要目標上空,取得了數量驚人的情報,就連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也承認,這種“越境飛行是我們最好的情報來源”。

但好景不長。1960年5月1日,美國空軍飛行員弗朗西斯·加裏·鮑爾斯駕駛U-2在對蘇聯進行偵察時,被蘇聯地空導彈擊落。駕駛員鮑爾斯跳傘被俘。後來,蘇聯還把U-2的殘骸和機上的巨型照相機在莫斯科公開展出,造成蘇美關係驟然緊張。

“U-2間諜飛機事件”,使U-2飛機一夜之間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對象,其空中間諜的真麵目也從此大白於天下。

1960年7月,台灣國民黨空軍從美國接收了2架U-2高空偵察機。此後不久,國民黨空軍的序列當中就出現了一支代號為“黑貓”的神秘部隊,為掩人耳目,對外謊稱“第35氣象偵察中隊”。其駕駛員都是飛行時間在2000小時以上的上尉至上校軍銜的飛行老手,不僅飛行技術精湛,並且具有空中偵察經驗。“黑貓”中隊直接隸屬於國民黨空軍情報署,實際上也是美國情報機構控製的一個戰略偵察中隊。“黑貓”中隊的飛機由美國人維護。停放U-2的專用機庫就連國民黨空軍的聯隊長、大隊長都進不去。U-2起飛執行任務,由美國人直接下達偵察任務,指定偵察目標、航線和飛行高度。飛機一著陸,美國人直接將情報取走。台灣方麵因出人駕駛,當然也可分享偵察得來的部分情報。

“黑貓”中隊組建後,經過一年多緊鑼密鼓的訓練和準備後,1962年1月13日起開始進入大陸偵察,至6月底共出動11架次,活動範圍除新疆、西藏外,遍及全國各地。在這期間,人民解放軍的殲擊機部隊曾多次起飛攔截,但因U-2的飛行高度在我空軍裝備的殲擊機實用升限之上,始終未獲戰果。為打擊“黑貓”中隊的囂張氣焰,空軍決定使用剛剛組建不久並處於絕密狀態下的地空導彈部隊。我地空導彈部隊不負眾望,與“黑貓”中隊鬥智鬥勇,連續擊落U-2偵察機5架,並生俘飛行員2人。

1962年8月,美國當局得悉,蘇聯可能在古巴建立了地空導彈陣地。中央情報局於立即於29日派遣1架U-2飛機進入古巴領空進行秘密核實。果然發現了一個蘇聯建立的地空導彈發射場。10月14日,U-2又在古巴西部的聖克裏斯托爾發現了蘇聯正在修建的核導彈基地。美國政府認為蘇聯此舉對美國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肯尼迪總統當即下令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必要時準備進攻古巴。美國海軍為此準備了180艘艦艇;美國空軍的B-52轟炸機奉命滿載原子彈在空中晝夜飛行;美國陸軍的1個裝甲師在佐治亞州的港口做好上船的準備,另外5個師也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後來,雙方經過討價還價,互作讓步,特別是赫魯曉夫答應將部署在古巴的核導彈撤回蘇聯,才使這場舉世矚目的導彈危機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