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解新聞,清晰明了
行業報報道的新聞,有不少是新近發布的政策、出台的法律法規。這方麵的內容很重要,不少政策法規離百姓生活很近,但內容枯燥,很難吸引讀者。行業報應多用圖表、圖畫等方式,解釋說明政策和法律法規,讓此類新聞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2014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達727萬人,創曆史新高。為促進這一群體就業,5月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為了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好地了解《通知》,讓人社工作者更準確地抓住今年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重點,《中國勞動保障報》開設了“圖說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欄目,從鼓勵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實施創業引領計劃等六個方麵,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簡明扼要地介紹畢業生可以享受到的優惠政策以及相關工作重點。欄目分六期連續推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用好漫畫,生動有趣
用漫畫說新聞,實現新聞漫畫化,一方麵活潑鮮活,可吸引讀者;另一方麵能夠向讀者展示新聞本質,提高傳播效果。2014年2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城鄉養老保險製度銜接暫行辦法》,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關係可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大製度之間轉移。我們推出係列欄目,以政策+解讀+漫畫的形式,從銜接時點、資金轉移、信息查詢等角度具體分析《暫行辦法》。漫畫既能引起讀者注意,又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相關政策。
四、提高編讀互動性
1、讓讀者參與新聞生產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消息源。傳統的單向新聞傳播方式,即媒體輸出、受眾接收的模式已發生改變。行業報應充分利用讀者在信息發布上的主動性,讓其參與到新聞生產過程中來,使報道更及時快速、更接地氣、更能滿足讀者需要。
各地人社部門工作者,是《中國勞動保障報》最重要的讀者群。為了用好這些人的力量辦報,我們開設了《社保圓桌》欄目,每期確定一個主題,邀請各地人社工作者就此發表看法。主題或是當下社保部門正開展的重點工作,或是社保經辦服務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由讀者結合當地實際展開分析,提出對策,以進一步推進社保工作。
此外,我們還推出了《一線聲音》欄目,傾聽基層好聲音,關注一線新動態,聚焦人社熱話題。讀者在人社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在基層調查中發現的現象,在具體業務中拿出的良方,都可在這裏與更多人分享。
對即將推出或正在進行的一些欄目或係列報道,我們發出啟事,歡迎讀者提供新聞線索、報道素材等。這樣,每一位讀者都有可能成為報紙的通訊員,最大限度地壯大了報紙的報道隊伍。
2、經常聽取讀者反饋和建議
報紙是為讀者而辦的,欄目行不行、稿件好不好、版式美不美,要讀者說了算。辦報人不能隻靠自己的感覺辦報,而要常聽、多聽讀者的想法,根據讀者的反饋及時改進新聞報道。
《中國勞動保障報》定期開展讀者調查,讀者可以填寫問卷後寄給報社,也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填寫問卷。我們把問卷的內容充分細化,然後根據讀者的反饋,及時對版麵、欄目等作出調整。讓報道跟著讀者的需求走,從而使報紙的可讀性、貼近性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①沈正賦,《標題之間的“跨界”與“混搭”》[J].《新聞戰線》,2012(5)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保障報社要聞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