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者怎樣實現角色轉換(2 / 2)

(聶雙/《中國報業》)

都市報發展的“新常態”

不再是“搖錢樹”。直麵這個常態,對都市報至少有兩點啟迪:一、回到常識:掙大錢絕不是辦報的唯一目的,最起碼不是報人的核心訴求;二、錢不那麼好掙,或許能打破一個慣性思維,對都市報不能再竭澤而漁,應給它們留出足夠的發展餘地,促其找尋新的增長點,摒棄單一盈利模式。

不再是“萬金油”。直麵這個常態,都市報要深入研究報媒、網媒、移動媒體及自媒體等各種傳播介質特點,揚長避短,打破盲目追求“快、全、雜”的習慣性思維,有所為,有所不為;建立健全並科學運用讀者數據庫,精準定位讀者及讀者需求;堅定走“深度”之路,強調“獨特”“原創”和“本土”;再造采編流程和考核機製,實現不同類型稿件在報紙、報辦網站、移動客戶端及官微等平台上的科學分流、交互融合。

不再是“高音炮”。直麵這個常態,都市報才可能嚐試運用互聯網思維,依托報紙雄厚的品牌資源和團隊實力,堅定實施“全媒體戰略”,大力開拓新的傳播平台,打“組合拳”,走媒體融合之路。

(曹海峰/《中國記者》)

用都市報眼光報道主流新聞

倡導理念,厘清思路。什麼是主流新聞?凡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聞都是主流新聞。什麼是都市報的眼光?都市報的眼光就是老百姓的眼光。強調的是接地氣、接人氣,注重的是真實、可信、親切、生動、感人,更需追求的是傳播力和影響力。“用都市報的眼光報道主流新聞”,就是要認清主流、站位主流、融入主流、傳播主流,成為主流媒體。

思想決定行動,理念推動創新。新聞天天都有,就看你有沒有“慧眼”發現並發掘出蘊藏在新聞中的“核心價值”,然後用令人喜聞樂見的“春秋筆法”傳播出去。“新聞應該怎麼說”,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我們首先在編輯記者中不斷倡導,要培養良好的心態,曆練敏銳的眼光,隻有心態調整到位,眼光觀察犀利,傳播語態好、語法新,好新聞就一定會呈現到讀者麵前。

(趙國平/《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