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師,則可以指正,以免誤入歧途失了方向;有益友,則可以匡扶,以勉有不濟半途而廢。良師益友兼而有之,指導、提攜、支持,於我們的成長,於我們在駛向理想的道路就大有裨益了。
益友就像良師,良師也可以成為益友。這種思想,比較可以活絡彼此間的關係,同時又能保有相當的尊重,是一種很有活力的想法。
在過去的時代,父母是天,子女是地;師長是天,學生是地。無論關係如何密切,總還是天地之間,遙遠的距離。唯有在佛門傳統之中,有所謂“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認知,這是一種民主與平等的思想。
不少新入職場的年輕人,由於對於環境的陌生,特別喜歡找那些一起進入公司的“難兄難弟”,尋求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都喜歡抱在一起,覺得這樣有安全感。其實,這是錯的。真正要成長,要迅速地成長,職場新人還是要尋找一個在職場上和你投緣的前輩。隻有向那些適合你的、和你誌趣相投的前輩請教,你才能迅速轉變好角色,並茁壯成長起來。
通用電氣前總裁傑克·韋爾奇認為,他輝煌的事業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貴人。他在自傳中這麼寫道:“貴人似乎總會在我的身旁出現,扶持我、鼓勵我。”
韋爾奇剛進通用電氣工作時,曾經因為通用電氣的小氣作風與加薪問題而遞出辭呈。但當時韋爾奇的上司魯本·賈多福相當賞識他,邀請他共進晚餐加以挽留。席間賈多福答應為韋爾奇提高加薪幅度,更重要的是,願意支持他不受官僚體製的影響。賈多福的心意讓韋爾奇大受感動,因此決定繼續為通用電氣打拚。
韋爾奇的另一個貴人,是他在產品事業群工作時的主管查理·李德。1963年,韋爾奇曾因為進行化學實驗操作不慎,差點炸掉整棟工廠大樓。當韋爾奇向李德報告時,本身是化工專家的李德沒有痛罵韋爾奇,而是以理性的態度幫助他解決問題、為他打氣,他的做法不僅讓韋爾奇在通用電氣的前途沒有受到影響,也讓韋爾奇學習到領導者應有的風範。
通用電氣前副董事長赫姆·魏斯,更是韋爾奇心中非常重要的貴人。魏斯與韋爾奇無話不談,也一直協助向來有話直說的韋爾奇和通用電氣的高層溝通。甚至在離世前,魏斯還不忘向當時的董事長瑞吉納·瓊斯推薦韋爾奇是“通用電氣裏頭真正有前途的人”。
韋爾奇強調:“我無論到哪裏,似乎總能找到良師益友,若非這些人鼎力相助,或許傑克·韋爾奇這個家夥會一輩子默默無聞。”
職場前輩的最高境界是所謂人品、處世、專業能力樣樣都超強的人,遇到這樣的人,又與你有緣,是可遇不可求的,不過每個人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一定可以遇到,如果遇上了,請你一定不要忘記尋求他們的幫助。韋爾奇的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在每一個關鍵時刻總得到來自良師益友的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