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想要“有位”,就必須“有為”(1 / 1)

員工在職場中的位置,一定是與他的作為相掛鉤和匹配的,有什麼樣的作為就有什麼樣的職位,沒有作為就很難“有位”,想要坐上滿意的職位,拿到希望中的薪水,你就必須有所作為,用事實說話。

職位不提升、薪水不上漲、在公司裏不受重視,有人在職場中遇到這些不如意時,往往先將矛頭指向外在因素上:一定是某某走了後門,一定是老板偏心,一定是公司製度有問題。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員工業績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員工取得的業績大小是上司提升員工時的重要參考。創造的業績多、對公司貢獻大的員工,說明有能力、會做事,對於這樣的員工,固然願意委其以重任。

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在最初進入聯想集團時雖然已經擁有了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學曆,但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卻是最苦最累的櫃台銷售員,但是15年之後,他卻坐在了聯想集團的第一把交椅上。是什麼讓他從當初的櫃台銷售員一路高升,最終成為企業的CEO呢?不是學曆,不是資曆,而是作為。

當時,楊元慶接到自己的第一個工作任務時,沒有任何不情願,而是非常認真地做好每一天的銷售工作,兩年時間裏,屢屢創造好成績,結果被提升為聯想CAD部門的總經理。

自從楊元慶上任新職務之後,該部門的營業額每年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就將CAD的銷售額從5000萬元改寫為1.8億元。

1993年,國內計算機市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聯想也因為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而大打折扣,被委以重任的楊元慶再次出馬,擔任聯想集團公司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聯想自有品牌電腦的銷售量一舉躋身中國市場前三甲。1997年,聯想電腦在國內廠家的銷售額已穩居第一,並代表中國首次進入亞太六強。1998年,聯想集團的季度市場份額和排名持續保持攀升,成功晉升亞太地區第五名。在創造諸多成績之後,2000年,楊元慶被提升為聯想電腦公司總裁。

從最初的櫃台銷售員,到CAD部門的總經理,再到聯想集團總經理,最後成為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每一步的提升都在於他有所作為、有所突破。不斷取得卓有成效的業績是他被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

恩格斯曾說:“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將這條真理用在工作上看起來更為貼切。在工作中有所作為不僅是為了有“好位”,更是為了體現你的自身價值。想要在工作中有所作為,就要盡力而為,你不僅要活躍自己的思路,還要真正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地去做事。

那麼在工作中怎樣才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呢?僅僅按部就班地工作是很難突出的,你必須比別人多做一點,比別人先邁幾步、快走幾步,隻有這樣你才能最終走在員工隊伍前麵,受到老板的重視。

蘇珊是杜邦公司的一名打字員,因為沒有專長,而且沒有係統地上過大學,公司裏沒有人看好她,在人才濟濟的大公司裏,蘇珊顯得太過普通了。但是幾個月之後,蘇珊的頂頭上司芬利卻發現了這個打字員的與眾不同。

每天早上,蘇珊都會提前10多分鍾來到公司,將辦公室打掃一遍,下班後,她也主動留下來打掃零亂的辦公室,每天都要比別人多工作半個小時。特別在芬利因工作不能按時下班時,蘇珊還會主動要求留下來,幫助芬利查資料、打字、倒茶,雖然蘇珊做的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是對於芬利來說卻是很大的忙,因為他再也不用為那些瑣碎的小事而浪費精力了,這使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後來,蘇珊幾乎成了芬利的專職助理,沒有蘇珊的輔助,芬利的工作效率就會低下來。加上蘇珊平時自學管理學,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除了為芬利先生解決一些工作上的問題,她還積極協助其他人,也總能處理的十分恰到好處,僅僅3年的時間,蘇珊就被提升為部門副經理。

也許你目前在公司裏的職位並不高,也沒有什麼大作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沒有“可為”的能力。跬步千裏,細流成海,隻要你每天多做一點,堅持去做,那麼你的工作就一定會有所突破。像蘇珊那樣,每天都留下來多做一點點,等待你的將是上司的重視和提拔。

羅曼·羅蘭曾說:“人到了成熟之年,應能擺脫輕浮,鍛煉出穩定的理智。不管幸與不幸,都能奮發有為。”所謂擺脫輕浮、鍛煉穩定的理智,用在工作中,其實說的就是要我們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