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析國際營銷中的文化風險(2 / 2)

(六)風俗習慣。風俗習慣對國際營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審美情趣、商務談判、消費方式、新產品開發和包裝等方麵。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代代相傳的思想和行為規範,也是消費者的一種消費形式。成功的營銷活動總是與對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風俗習慣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聯係的。

三、國際營銷中跨文化對策

(一)培養跨文化的知識和能力。隨著國際一體化進程的日益加劇,跨國商務活動的日益頻繁,培養跨文化的知識和能力變得日益重要。我們不僅要客觀的了解和理解文化的多樣性,還應當把跨文化意識轉化為跨文化營銷技巧並培養文化的敏感性。在這方麵,位於全球首位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寶潔公司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公司鼓勵海外員工學習當地語言,了解當地文化,並與消費者保持最緊密的聯係,了解消費者需求。寶潔公司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市場調研係統,開展消費者追蹤並與消費者建立持久的溝通關係。

(二)尋找不同文化的契合點進行國際營銷活動,挖掘產品的文化內涵。正如在上文提到的,雖然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但不同文化之間總有融合之處,並且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不同的文化之間相互滲透,聯係更加緊密,這為國際營銷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和準入點。高檔洋酒在中國的銷售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生產洋酒的跨國公司深諳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中國以權力來表明人的層次,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出現一個迅速富起來的群體,對於這些有了錢而沒有身份的人來說,洋酒無疑提供了一個表明身份的環境和道具。

(三)融入目標國文化,消除文化壁壘。要想在國際營銷中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快融入當地文化,消除文化壁壘,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需求。這是看似簡單但要做好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產品進入和機構進入不一定就能確保獲得商業利潤。寶潔公司在這方麵做的非常成功。其成功之處在於每當推出一種新的產品,它都會結合產品特征,取一個貼近中國文化特征的名稱,很快消除了由於文化差異造成的隔閡。如飄柔、海飛絲、舒膚佳、激爽等。又如 BMW汽車的中文名稱“寶馬”,不正是反映了中國文化中的“香車,美女”嗎?

(四)弘揚並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提高在國際營銷活動中的競爭力。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一書中提出三大戰略之一就是差異化,它不僅可以提高顧客的忠誠度、避開競爭對手,還可以獲得超額的利潤。要想在國際營銷中處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弘揚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強勢文化,提高國際競爭力。例如“金六福”就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金為至尊,六福至美。六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佳和合,六曰子念慈。“金六福”白酒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可謂是至善至美,迎合了我國人民盼福和喜好吉利之言的文化習俗。因此品味“金六福”不僅是品味其上乘的酒質,更是在品味數千年中國古老神聖的文化。一旦消費者在使用某個產品的時候超越了純粹購買的範疇而和產品建立了無形的情感關係,那麼該產品就成了品牌。這種關係包括了信任、關愛,但更多的是文化氛圍和一種實質擁有的感覺。

參考文獻:

[1]陳剛、李林河. 《江淮論壇》2000年第5期 [2]劉白玉.文化差異與國際市場營銷[J].商場現代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