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徽六安市茶葉出口問題及對策分析(2 / 2)

3.2.2生產質量標準難以應對嚴苛的綠色壁壘。六安地區的茶葉種植和加工主體主要是分散經營的農戶,且從業人員主要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勞動力為主。茶葉生產和加工主要依靠以往種植經驗,茶農對新興茶葉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方式推廣和使用能力較低,茶葉種植科技含量不足,致使六安地區茶葉產業今後規模化出口必然麵臨嚴苛的綠色壁壘。

3.2.3產業化水平較低,議價能力不強。六安地區茶葉生產經營主體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茶農和初級茶葉生產合作社,茶葉生產投入要素以土地、勞動力、有機肥等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為主,資本及科技投入和運用水平較低。茶葉出口模式主要以傳統訂單采購為主,出口產品以初級加工階段的茶草為主,產業化水平較低、產品附加值稀缺、出口企業議價能力不足。

四、加快六安茶葉外貿出口的對策建議

4.1構建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提升地區茶葉的產業化水平。培育和構建新型茶葉生產經營主體是提高茶葉產出水平,提升六安地區名優茶經營水平的重要手段。提升六安地區茶葉出口競爭力亟需構建新型職業茶農、特色茶園、茶葉生產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一定程度上提高六安地區茶葉的科技含量和產業化水平,培育地區茶農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茶葉種植的組織化水平。

4.2加快六安茶葉品牌推廣,提升六安茶葉的國際知名度。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是提升六安地區茶葉出口競爭力水平中的關鍵一環。六安地區目前擁有以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為代表的茶葉品種共6個大類。六安地區各級茶葉主產區政府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需要積極規範地區茶葉市場,爭取通過各類外商交流活動主動推介地區名優茶品,賦予出口產品更多的文化價值,持續提升六安茶葉的國際知名度。

4.3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茶葉技術標準,改進茶葉種植培養的技術水平。綠色壁壘是製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六安地區茶葉加工出口企業需要密切關注主要茶葉需求及消費市場對茶葉質量的標準和要求,加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區域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和生產標準,從生產加工到倉儲物流實行嚴格標準化的無公害清潔生產,逐步改善地區茶葉種植培養的技術水平。

4.4 發揮地方政府的引導能力,提升區域茶葉出口競爭力。通過建立必要的門口網站或信息發布平台積極向轄區外貿出口企業推送市場供求、外貿環境、市場準入標準等實用外貿信息,在WTO合理的框架內對核心企業外貿出口根據實際創彙能力和出口量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和財政補貼,同時,通過財政貼息等金融支持方式幫助地區龍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流程優化不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出口創彙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毅.近200年我國茶葉出口競爭力演變之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

[2]陳富橋,薑愛芹,李彥成.2001~2010年全球茶葉出口貿易格局分析[J];飲料工業,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