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進現有等級評分方式。根據西南交通大學紀淑嫻博士所做的信譽度模型統計研究得出的結論,商家曆史交易所獲信譽所占的權重越大,商家越難以保持誠信交易。因此在信譽評分計算中,應適當減少曆史交易信譽權重,而加大近期交易誠信度的權重值。另外,應該對各種指標進行量化評價,消費者針對每一項評價標準進行打分,淘寶商城再按照不同評價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值進行具體計算,得出商家信用結果。
(二)政府相關機構加強管理
1.完善行業製度建設,建立行業統一標準,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一方麵,目前商務部正研究製訂的《關於網上交易的管理辦法》《關於電子商務信用建設的指導意見》等部門規章與指導文件,包括《電子合同標準》《電子商務企業標準》《電子商務統計指標》在內的一係列行業標準的配套細則的製定仍未實施。相關部門應該積極跟進相關細則的製定,規範和完善網上交易管理體係,加快推動電子商務,尤其是網絡交易的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麵,目前的各大網站的信用評價都是內部完成,不具有專業性、統一性。針對各個網購平台的各個商家進行公開、統一評價,對不同的商品進行歸類,分別製定各門類統一的消費評價規則和信用計算規則,使評價結果具有統一性、公正性和可比性。政府相關機構還應該立法引入和保護專業的第三方評級機構,機構自行對商家信息的真實性進行認證,自行采集客戶的評分結果和信息反饋,消費者不得隨意對評價結果進行更改,並對各個商家信用進行定期發布和更新,彌補現存的信用評價體係漏洞,遏製商家的信用炒作行為。
2.健全法律法規,建設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目前我國法律體係中對其空間範圍缺乏明確的定義,對以網購為主的交易活動中出現的商家虛假宣傳、信用炒作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更是缺乏明確的規定和詳細的處罰措施。相關部門應首先著眼於電子商務整個宏觀市場,建立宏觀層麵的行業法律體係,完成頂層設計;其次,針對電子商務市場中各細分領域製定相應的行業規則並出台具體細則,比如網購當中針對虛假宣傳、虛假交易以及信用炒作等現象的明確定義和處罰措施,使得消費者保障做到有法可依。
網購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產物,給消費者購物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作為新興產業的的電子商務市場在我國處於剛剛起步階段,雖然市場龐大,但是缺乏完善的發展指導體係和合理有效的監管機製。以網購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賣家信用炒作、誤導甚至欺瞞消費者為代表的問題折射出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混亂秩序。如何切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規範網上交易是電子商務未來發展中首當其衝、迫待解決的問題。隻有政府部門加快完善法律製度,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平台服務機構提高效率,消費者增強輿論監督意識,多管齊下,才能共同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看看新聞網.僅10%淘寶店鋪盈利[EB∕OL][2013-07-26]
[2]億邦動力網.淘寶網虛假交易,賣家將被重罰[EB∕OL]http:www.ebrun.
[3]陳思禕,何誌榮.從消費者角度探究B2C電子商務購物售後評價體係的弊端[J].電子商務.2013.10.
[4]李紅新,李衛琳.電子商務誠信評級體係研究[J]電子商務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