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鎮化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1 / 2)

城鎮化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

經濟研究

作者:簡方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的一種曆史過程。農村城鎮化由於具有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現代化 和集約化,所以,對解決我國的農產品出口的諸多問題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當前我國農產品出口麵臨的問題

1、農產品的市場波動大,生產缺乏引導。

農產品是典型的需求價格缺乏彈性的商品,但國際農產品市場的價格受到供求因素、成本因素、投機因素、季節因素等的影響大,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較大。以季節性較強的水果為例,像水蜜桃、梨和葡萄,上市時間有限且集中,出口地理方向雷同。剛剛上市時,產品供不應求,能以較高的價格出口,而當水果大批量的成熟上市,市場供給增加,價格必然下降,果家收益減少。我國的農產品生產個體化特點明顯。

生產中的跟風現象嚴重。比如,前幾年葡萄市場收益較好,高過梨子收益,許多梨子產地個體農民會將樹砍伐,改種葡萄,結果使得2014年,葡萄供給太多,加上氣候因素,導致葡萄價低難銷。而梨子反倒由於競爭對手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升,收益增加。已經吃過虧的個體農民覺得還是種梨帶來的利潤好,又準備換掉葡萄改種梨。如此往複,農民辛苦經年,卻未能換來收益增長,還浪費了土地等資源。

2、農產品生產成本高。

近年來,能源、化肥、農藥和農業用工等生產資料價格全麵上漲,同時,農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斷攀升。隨著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農業勞動力利用程度不斷提高,農民的觀念也悄然變化,對用工的機會成本更加敏感。這時,人工成本對農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往往會更直接、更大。

農產品的出口運輸,可以通過公路、海運、空運等,而石油、柴油則是運輸中的主要成本。柴油從2006年的5050元/噸,2013年已上漲到8516元/噸,近七年的時間,油價翻倍,大大增加了農產品出口的運輸成本。人工成本與機器成本的提高,也是生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根據調查,以江蘇省常州地區為例,2013年機插秧的價格為180元/畝。而在三年前的價格為120元/畝,以33.3%的速度進行增長。

3、農產品出口的綠色壁壘依舊嚴重。

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以及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從農產品的生產到加工食品的生產過程,無不存在著綠色壁壘威脅。由於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等方麵缺乏係統專業化的管理,對於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農藥殘留量的多少,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生產程序是否安全合理,出口包裝是否綠色環保等問題,沒有一個統一而標準的評定,從而綠色壁壘加大了農產品出口的難度。

綠色壁壘增加了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削弱了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綠色壁壘的設置並不是隻針對產品的本身,還擴大產品的種植、加工、到銷售,乃至食用後產生的廢物處理各個環節,它要求將環境科學和生態科學運用到每個過程中,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無公害無汙染的環境管理體係。而我國出口的大多數農產品在傳統上是以低價優勢贏得國際市場,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且農產品的質量標準短時間內不可能提高到發達國家水平。但是為了出口,農產品出口商不得不想辦法達到進口國的嚴格要求,不得不在產品的種植、加工、生產、運輸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綠色管理,增加有關質量標準的檢測、認證等手續,在包裝及標簽設置上也投入巨大的精力,最終的產品出口成本必然大大提高。從價格角度上來講,我國農產品就早已失去了價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