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研究
會計與金融
作者:朱義星
【摘要】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銀行體係新生代產物,其以服務地方經濟、扶持地方中小企業以及促進地方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為目標。銀行行業屬於具有經營風險的企業,尤其是貸款風險,若銀行貸款管理不善,則極易造成銀行體係健康發展甚至導致銀行破產,農村商業銀行也不例外。本文在介紹農村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的基礎上,對當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
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對農村信用社進行股份製改革而發展成的股份製商業銀行[1],作為地方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其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同其他國有四大銀行一樣,也具有經營風險,特別是貸款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因其麵對的客戶素質普遍偏低、內部員工業務技能不達標以及其他銀行競爭增加等原因,其貸款風險率偏高。基於此,如何加強農村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已成為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所麵臨的關鍵問題。
一、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概況
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多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村商業銀行有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與其他國有大銀行相同,信貸管理也是農村商業銀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不同條件,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分類不同。通常情況下,按擔保情況劃分,其分為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按貸款期限劃分,其可分為短期、中期、長期貸款;按貸款對象劃分,其可分為自然人貸款和企事業單位貸款。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主要是通過對風險進行分析、識別、評估和處理四種手段。其中,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方麵,由於其信貸對象多為農業方麵相關,因此具有包括自然、市場等不穩定因素影響,整體信貸環境不佳,缺乏較為完善的信用體係,造成在進行信貸風險評估缺乏客觀性、精確性和可靠性;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識別方麵,主要是在前期對貸款人個人信用情況、貸款用途以及相關發生信用風險因素等進行調查、識別,以對其產生的信貸風險進行量化、評價等;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量化方麵,評估內容以貸款人的貸款數額、利率水平等進行評估,組建貸審小組,結合前期評估結果,對信貸風險進行量化評估;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貸後管理方麵,由於農村商業銀行貸款受社會、自然以及人為等諸多因素影響,都產生信貸風險,因此後期跟蹤信貸風險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借款方進行重新評審,甚至重新調整借款等級等。
二、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分析
當前,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無論在體製上,還是在管理內部方麵都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分析有以下幾方麵[2]:
首先,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缺乏獨立性,這是因為一方麵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采用行長負責製,在信貸審批、管理中存在諸多個人因素,另一方麵農村商業銀行缺乏科學、合理的信貸審批責任製度,嚴重影響了信貸風險管理的獨立性。
其次,由於農村商業銀行自身性質決定了其主要麵向當地農業和中小企業,造成部分農村商業銀行放貸對象行業過度集中,特別是農、牧、漁、林業等為主。這就導致其信貸風險受自然環境、市場行情等影響較重。
第三,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和執行方麵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信貸風險管理缺乏嚴謹性以及貸款製度執行力度不足;貸款利率自主定價能力偏低,隨意性過強,無法真實反映信貸風險;貸款客戶評價方法缺乏合理性,無法客觀真實反映貸款客戶實際情況;資產評估體係不健全,評估方式缺乏科學合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