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彰顯技能脫穎而出?(2 / 2)

這裏提出注意的是:人們技能和習慣並不是完全不受意識控製的動作。隻是在沒有遇到意外的情況下,動作的進程才是“自動化”的。可是,一旦動作的某一環節發生突然事變或遇到障礙時,人們就可能立刻發現這一變化,從而有意識地調整動作,避開或排除障礙。例如:一個具有騎自行車技能的人,當他在途中發現障礙時,會很快地避開它。又如:一位善於編織毛衣的女士,在快速編織中,為了收針,會在瞬間停止編織。這說明技能和習慣不是無意識的動作,而是始終在意識的控製之下進行的。

習慣雖然能夠在無意中養成,但也可以有意識的養成和破除。這不僅要有決心和信心,而且要有堅持不懈、絕不破例地貫徹這個決心的毅力。能否有意識的培養良好習慣,破除不良習慣,與個人的意誌品質是分不開的。

在培養技能的同時,也應注意到,人的技能一旦產生,在它們之間就會建立各種各樣的聯係,並依據一定的條件而相互作用。關於這一問題須從兩個方麵闡述。

1技能之間相互作用

已經形成或掌握了的技能對於另一技能發生積極的影響,有助於新技能的形成和鞏固,這種現象稱技能的遷移。例如會騎自行車的人,比較容易學會騎摩托車;學過英語的學生,再學俄語,就比沒有學過外語的學生容易些;能熟練使用某一機械的老工人,掌握另一種同類機器要比新工人快得多。在這裏,原有的技能已成為形成和掌握新技能的基礎,舊技能同新技能之間的共同成分愈多,二者的相似性愈大,遷移的程度就愈大。

已經形成或掌握了的技能對於另一技能發生消極的影響,不利於新技能的形成和鞏固,這種現象被稱為技能的幹擾。例如,用慣了英文打字機的人,在使用俄文打字機時,字母(刺激物)與手指的反應關係需要適當的改變,於是發生了幹擾,操作者常按英文打字方法動作。這是因為,當兩種技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方麵卻不一樣時,就很容易發生技能的幹擾。在這種情況下,以前所形成的技能越鞏固,在形成新技能時就越容易再現出來,幹擾新技術的形成和鞏固。但是這裏也有遷移的成分,如在英文打字時形成的手指靈活性,手指的定位能力在俄文打字時仍然起著作用。可見,技能的遷移與幹擾常是交錯在一起的。

2技能之間的遷移幹擾

如果兩種以上的技能有相似的因素,它們就可以互相遷移。但是既然是幾種不同的技能,它們除了共同的因素以外,還有不同的因素,所以它們就有互相幹擾的可能。例如英語和俄語在字形、音調和語法結構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聽、說、讀、寫上有著相近的內容,所以它們有相互遷移的作用。但如果同時學習這兩種外語,在某些發音上就易發生幹擾。

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是幾種技能可能發生遷移和幹擾的基本條件。但是一個人在形成和掌握兩種以上的技能過程中是發生遷移,還是發生幹擾,或者既在遷移又有幹擾,除了這一條件外,還取決於下列幾個方麵:

形成和掌握有關技能的數量多少。各種技能之間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成分和原理,人們掌握的技能愈多,就愈容易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順利地形成和掌握新技能,實現技能的遷移,反之就會發生幹擾。

形成和掌握有關技能的時間早晚。如果先熟練地掌握和鞏固了一種技能後,再形成或掌握另一種技能,就不易發生幹擾。如果同時形成或掌握兩種以上的技能,就容易發生幹擾。

認識能力。為了使不同技能發生積極的遷移而避免消極的幹擾,就必須清楚地區別它們的共性和個性,這就有賴於人的認識能力。實驗證明,在形成和掌握不同的技能時,將它們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加以明確辨別,是預防和避免幹擾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