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融會貫通躬親實踐? (2)(2 / 2)

我們必須把到目前為止所學到的知識,以及本身的見聞歸納起來,再加上自己的判斷,堅定地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為模式、禮儀禮節等生活處事方式。接下來的工作,隻剩下了解人情世故,且多加磨練了。閑暇時不妨多看看有關社會學方麵的書,把書上所寫的和現實生活加以比較,這對你必然有所幫助。

關於人類心情的轉變與感情的搖擺,書上都有極詳細的描寫。事先看看這類書並無害。不過,你還不能隻滿足於此。如果不實際踏入社會親身體驗,仔細觀察,則無法活用那些辛苦得來的知識,甚至還會誤入歧途。猶如隻是呆在室內,攤開世界地圖,然後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結果對世界還是一無所知一樣。

要重視實踐,積極投身實踐。靠想當然,或憑猜想處理問題,倒不如親身去試一試,闖一闖。有一年,美國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一美元購買一輛豪華轎車。”人們都不相信。哈利見到這則廣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節啊!”但他還是揣著一美元,按報紙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刊登廣告的主人——一位高貴的少婦。少婦將哈利帶到車庫,向他介紹了要賣的一輛嶄新的豪華轎車。哈利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是:“肯定是壞車。”主人讓他試著開了一圈,車子完好正常。他又懷疑是贓物,少婦給他看了車的駕照。於是,哈利付了一美元,購得了轎車。當他開車要離開時,終於探得了事情的原委。少婦告訴他:“這是我丈夫的遺物。他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我,隻有這輛轎車,是屬於他那個情婦的。但他在遺囑裏把這輛車的拍賣權交給了我,所賣款項交給他的情婦——於是,我決定賣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高興地開著車子回家了。路上,遇到了好友湯姆。湯姆好奇地問這輛車子的來曆。哈利如實相告,湯姆一下了癱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這則廣告了。”

這一傳奇故事確實耐人尋味,它告訴我們,有些事你若不去經曆,也許一輩子都不能了解個中奧妙。有些看來十分離奇的事,隻要你敢於實踐,就有可能創造別人難以想像的奇跡。可見,任何知識的獲得,萬不能忽視親身實踐這個環節。

學習知識,積聚能力,伴隨著人的終生。學習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不僅需要學專業技藝,還要學生活常識、處世方法。不僅在課堂上、書本上學理論;還要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學習知識、練操作能力。所以,我們時時處處要做個學習的有心人。惟有全方位、“全天候”地積累,才能成為羽毛豐滿、翱翔於長空的蒼鷹。

社會是最好的大學

有些人與人初次見麵時,總愛問對方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這種人是憑著學曆和學校來判斷別人的能力與水平的。還有一些人由於沒能跟隨有名的導師學習,因而抱有強烈的自卑感。無論哪一種人都有由於他們對學校抱有一種錯誤的理解而導致了他們錯誤的結論。

評價一個人不應當看他是從哪個學校畢業的,而應當看他學了些什麼,能否把學到的東西用於為人類和社會謀福利的事業上。

在日本有一家經營精密儀器製造的公司的經理這樣說:“教育是從今天做起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人們,如果你認為學到的東西是有益的,那就應當從今天開始去努力把它付諸於實踐。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你能把學到的知識馬上用於實踐,那麼,你的知識就能變成智慧。“學習並不隻限於學校內,相遇者都是我的老師。”如果能本著這一原則走向社會的話,你就能從別人那裏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就能使自己充實起來。有一位楊先生雖然隻是小學畢業,但卻在一家大公司裏擔任一個部門經理。成績斐然。於是有人便去詢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雖然,我隻是小學四年級畢業,但卻在社會這所大學裏,通過了40年不斷努力地學習,終於獲得了‘最高學曆’。”

的確,在社會這一大學中學習40年,並把學到的知識全部運用於實踐的話,當然會比任何一所一流大學的高才生還要出色。這就說明:學曆並不代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