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環境對創造力的影響主要是社會需要和提供創造氣氛。社會需要是創造力的源泉和推動器,起著決定作用。創造者應以社會需要為己任,為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促進人類進步而創造,隻有利己利人的創造性活動,才是成功的真正境界。同時,良好的創造氣氛是激發人們創造的基本前提。隻有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推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背景下,才有可能營造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由探討的民主空氣。一個利於創造的群體環境對每一位成功者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曆史中,人類用於發明創造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以下列出其中的常用方法:
1核查表法
核查表法是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圍繞需要創造發明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然後逐一核查對照,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設想。這種方法幾乎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創造發明活動。因此,人們賦予它“創造技法之母”的美稱。創造學家奧斯本提出的核查表法,簡易且適用範圍廣,深受人們的歡迎。核查表法主要從下麵幾方麵進行核查。
組合法。組合法是指將兩件物品組合起來成為一件物品的方法。例如將錄音機與收音機組合起來,變成收錄機;橡皮和鉛筆這兩件物品組合起來變成橡皮頭鉛筆。
縮減法。縮減法是指在原有東西的基礎上,減少一些因素的方法。例如,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體積有籃球場那麼大,後來科學家用集成電路代替電子管,現在最小的計算機體積隻有一個香煙盒的大小。
替代法。黃金為人人喜愛,可用來作裝飾品,但它是一種貴金屬,價格昂貴,人們就設法用其他便宜的金屬來代替它。現在有一種鍍假金的手表,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畫家的替代法運用得很普遍,如水墨畫、油墨畫、樹皮畫、漆畫、蠟畫、金屬畫……由於替代得當,收到了特殊的效果。
顛倒法。顛倒法是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即倒過來想的方法,來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司馬光見到一個小孩掉進大水缸,一般救人的方法是把人從水裏撈出來,即“使水離人”。而司馬光卻從相反方向考慮,用石頭砸破大缸,“使人離水”,巧妙地救出了小夥伴。“電流能夠產生電磁”,法拉第把這一原理顛倒過來,實現了“磁能變成電流”的設想。
2綜攝法
所謂綜攝,就是有目的、有選擇地攝取已知各種新產品的長處,把它們綜合起來,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
綜攝法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異質同向法”;另一種是“同質異向法”。
異質同向就是從異中見同。如美國謝皮羅教授發現放浴池水的時候,水的漩渦是按逆時針方向向左旋轉的。他打電話到一個水壩閘口詢問那兒水的漩渦是朝什麼方向旋轉的。回答也是逆時針方向。謝皮羅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很快揭示了漩渦旋轉的秘密:漩渦的旋轉與地球有關。如果在北半球,則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水將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在赤道,水不會形成漩渦。
同質異向法就是從同中見異。水泥是用於建築上的材料,但你是否知道水泥還可以作肥料用?在澳大利亞一塊甘蔗田裏,原來土質很差,收成不好。在一次偶然的事故裏,一車水泥被倒進了甘蔗田地,雖然經過認真清理仍有不少水泥留在田裏。本來擔心甘蔗田的土質會更糟,但事實卻相反,這塊甘蔗田的產量卻提高了50%,獲得了甘蔗大豐收。什麼原因呢?經科學家研究,正是水泥中的矽酸鈣使那酸性土壤得以改良,從而提高了甘蔗產量。於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就發明出來了。
3仿生法
由於自然界裏各種生物的啟迪,人們依照生物的一些自然特點進行了創造發明。比如,人類從鳥兒會飛,想到了發明飛機;從青蛙的遊水,發明了蛙泳。法國園藝師約瑟夫?莫尼埃,受到植物的盤根錯節、交叉成網狀結構的根係使鬆軟的泥土變得堅硬的啟發,發明了鋼筋水泥。
判斷力——指示成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