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涉外禮儀(1)(1 / 2)

第一節涉外基本禮儀

盡管涉外禮儀複雜紛繁,但若對其基本禮儀能認真遵守,則可在涉外交往中表現得得心應手,舉止有度。

一、時間禮儀

在跨國家、跨地區的人際交往中,取信於人,既是自我表現的一大目標,也是奠定交往對象彼此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石。信守時間,遵守約會,就是取信於人的一項基本禮儀。

要信守時間的禮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在有關時間的問題上,不可以出爾反爾、含含糊糊、模棱兩可;二是與他人交往的時間一旦約定,就應堅決地予以遵守,而不宜隨便加以變動或取消;三是對於雙方之間約會的時間,唯有“正點”到場最為得體;四是在約會之中,不允許早退;五是萬一失約,務必要向約會對象盡早通報,解釋緣由,並為此而向對方致歉。

二、公德禮儀

在公共場合中,應遵守“不妨礙他人”的社會公德。

不妨礙他人的基本含義,就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裏進行活動時,務必要講究公德,善解人意,切勿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夠檢點,影響或妨礙了當時在場的其他人士,或是因此而使他人感到別扭、不安或不快。

三、女士優先

在社交活動中,應遵守“女士優先”的原則。

女士優先原則的本意,是要求每一位成年男子,在社交場合裏,都要盡自己的一切可能來尊重女士、體諒女士、幫助女士、照顧女士、保護女士,並且隨時隨地、義不容辭地主動挺身而出,替女士排憂解難。

四、不得幹涉

在相互關係中,要遵守“不得幹涉”的禮儀。

不得幹涉的意思,是要求在同外國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隻要對方的所作所為不危及生命安全,不違倫理道德,不觸犯法律,不損害我方的國格、人格,在原則上都可以對之悉聽尊便,而不必予以幹涉和糾正。遵守不得幹涉的禮儀,是對對方尊重的一個重要的體現。

五、隱私禮儀

在言談話語中,應遵守“維護個人隱私”的禮儀。

在國外,人們是普遍講究崇尚個性、尊重個性的。其一的基本做法,就是主張個人隱私不受幹涉。個人隱私,泛指一個人不想告之於人或不願對外公開的個人情況。在許多國家,它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在跟外國友人打交道時,千萬不要沒話找話,信口打探對方的個人情況。尤其是發現對方不願回答時,就應當適可而止。

六、位置禮儀

在位置排列中,應遵守“以右為尊”的禮儀。

所謂以右為尊,意即在涉外交往中,一旦涉及位置的排列,原則上都講究右尊左卑,右高左低。也就是說,右側的位置在禮儀上總要比左側的位置尊貴。這一國際上所通行的做法,與國內傳統的“以左為上”的做法正好相反。

唯獨在佩戴勳章時,才有一個例外:勳章通常應被佩戴於左側的衣襟上。

關於前後的位置排列,情況要複雜一些。不過大體上來說,基本上是講究以前為尊的。即前尊後卑,前高後低,前排的位置要較後排的位置尊貴。

第二節涉外迎送禮儀

迎客和送客是外事接待工作的兩個重要環節,在整個涉外活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一個精心安排的歡迎儀式,能使來賓一踏上被訪國就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一個周到圓滿的歡送儀式,會給來賓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因此,在國際交往中,對外國來訪的客人,常常視其身份、訪問性質和目的以及兩國之間的關係等因素,安排相應的迎送活動。

一、安排迎送檔次

正式迎送來訪者之前,首先要對迎送活動有一個周密的安排。一般來說,迎送活動分兩種檔次。

1.隆重迎送

這主要適用於各國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的正式訪問,往往都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對軍方領導人的訪問,也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

2.一般迎送

這適用於一般人員的訪問,對一般代表團和人員的訪問,一般不舉行迎送儀式。當然,對應邀前來的訪問者,不管是官方人士、專業代表團,還是民間團體、知名人士,在他們抵離時,均應安排相應的人員前往迎送。對長期在本國工作的外國人士、外交使節或專家,當他們到任或離任時,本國有關方麵也安排相應人員迎送。

二、確定迎送規格

對來賓的迎送規格,通常主要是依據來訪者的身份、訪問性質和目的,並且適當考慮兩國關係,同時要注意國際慣例。

確定迎送規格,主要是確定哪一級人員出麵迎送,這是接待來賓的一個禮遇規格,應根據主管部門的接待要求來辦。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來賓的身份相當,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可能完全對等時,可靈活變通,由職位相當的人士或由副職出麵。總之,主人身份與客人身份不能相差太大,以同客人對口、對等為宜,以示對客人的尊重。